古诗文集经典语录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4、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6、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9、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1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8、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1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0、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21、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2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23、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2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2、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33、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6、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37、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3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39、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4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4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4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4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6、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47、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48、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49、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50、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51、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52、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53、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5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5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57、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5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5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0、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面是关于《古诗十九首》经典语录的内容,欢迎阅读!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十月。惨栗:惨,心情不舒畅。粟,冷得发抖。这一词兼指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感受。这两句大意是:十月天是寒冷的开始,北风带来的寒气使人感到多么凄惨悲凉!
这两句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季节的变化,烘托人物寂寞凄凉的心情。也正因为心情不佳,所以对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北风一起,就感到“惨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农历十五。四五:农历二十。蟾(chán蝉)兔:代指月亮。古代神话,嫦娥偷吃了她丈夫的长生药奔入月宫,化为蟾蜍(chú除),即癞蛤蟆。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这两句大意是:十五明月圆,二十月儿缺。这本是一首怀人诗,写望月思人,从“明月满”一直望到“蟾兔缺”。现在多用~两句中月的由盈转缺,说明事物转化的客观规律,即世界上没有永远静止、一成不变的事物。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一次长途旅行,艰辛无比,短暂无常。人生在时间长河中奔流,生命短促,命运也难以把握,此条用“远行客”的日常现象比喻这一流程,对人生在世的.境遇作了一个画龙点睛式的概括,生动而富于哲理。这种感叹人生短促的艺术手法以及对人生的概括值得借鉴。
不惜弹者苦,但伤知音稀。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这两句大意是:令人叹惋的不仅仅是弦歌者的痛苦,弦歌而无人理解是最令人悲伤的事。上句写弹者苦,“不惜”恰是惟惜,乃是宕开一笔的写法。下句写知音难觅,既是弹者苦痛所在,又是听者共鸣之契机。语言质朴,哀婉凄凉,写人写己全从感受出发,哀己哀人皆于共鸣处落笔。今天写作也可用以抒发感慨心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北国之马。越鸟:南方之鸟。过两句大意是:北国的马对北风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之情,南方的鸟飞到北方,总要把自己的窝筑在朝南的枝杈上。此名句采用比兴手法,以胡马依恋北风,越鸟筑巢于南枝为喻,寄寓人的思乡之情:禽畜尚且如此,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可想而知。此处比喻巧妙,寓意深远,再加上句法对仗整齐,从内容到形式达到很好的统一,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罗床帏:绮罗制的床帐,轻薄透光。这两句大意是:月光多么洁白多么明亮,照在我孤眠独宿的罗帐上。这是一首游子思归之作。诗的前四句是:“~。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表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绪。见月而思人,思人而忧愁,忧愁而不寐,不寐而起床,既起而徘徊。语意明白,情景如画,把“游子思归”这种非常抽象的情绪作了极其细致具体的刻画。这种描写,对后代的咏月诗影响很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都受此诗的启迪。可引用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拓展阅读:古诗经典语录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本句大意是:骤起的塞风像刀子一般尖利,吹在脸上犹如刀割一样疼痛。原诗是作者居于轮台(旧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时因主将出兵而写的送行之作,以亲身经历抒发了身当恶劣气候的真切感受。可用于对寒风的描写。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见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其二。秋水:秋天的河水。这两句大意是:秋日驱马边塞,已经是秋风似刀水寒彻骨。可用于描写西北边地秋日严寒的景象。
唐代诗人 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乐府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严霜:浓霜,寒霜。庭兰:庭院中的兰草。这两句大意是:寒冷的秋风摧残着树木,使它枝叶凋落,厚厚的白霜凝结在院中的兰草上。这两句可用以描写深秋景色,也可用以表现悲凉肃杀的气氛。
《乐府诗》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猎猎寒风杀气高,惊沙扑面利如刀。
清·杨思圣《飘风行》。猎猎:大风声。杀气:寒风肃杀之气。这两句大意是:充满了肃杀之气的寒风猎猎作响,惊沙骇尘;迎面扑来,尖利得如刀割一般。描写塞北寒风的声势威力,使人想起岑参“风头如刀面如割”的写风名句来。可用以写刺骨狂风,也可用以表现塞北朔漠的荒寒景色。
清代官员 杨思圣 《飘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