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的讲究人语录
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男女握手的礼仪常识和讲究,我们来看看下文。
握手的标准方式和礼仪
握手是商务活动中见面、接待、迎送时常见的礼节。
握手的标准方式:
行至距握手对象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3、4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状。与人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
握手的先后顺序:
手,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意,方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握手的力度:
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与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握手时间的`长短:
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握手的禁忌:
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戴着墨镜,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握手时不宜发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这只会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与基督教徒交往时,要避免交叉握手。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视为不吉利。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与他人握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不洁的。除长者或女士,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握手的由来
握手,是人类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重要礼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那时,人们以木棒或石块为武器,进行狩猎或战争。狩猎中遇到不属于本部落的陌生人,或敌对双方准备和解时,双方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伸出手掌,让对方摸一下手心,以示友好。这种习惯后来演变成现代握手礼。
握手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有哪些讲究呢?一般说来,握手的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上下级握手,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长幼握手,年轻者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男女握手,男士等女士伸出手后,方可伸手握之;宾主握手,主人应向客人先伸出手,而不论对方是男是女。总而言之,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
握手的规矩
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在来者较多的聚会场所,可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握手,向其他人点头致意就行了。
除特殊情况外,通常应站着握手,而不要坐着握手;握手宜用右手。其次,握手力度的大小和握手时间的长短,往往表明对对方的热情程度。一般情况下,握手用力要适当,时间2 秒钟左右即可。久别重逢的朋友握手,时间可长一点,力度可大一点,还可上下摇动,但也不必太使劲,以免把友人的手握疼。过分热情,效果会适得其反。
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握手的含义
握手不仅用于见面致意和告辞道别,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形里还可以表示支持、信任、鼓励、祝贺、安慰、道谢等多种意思,是沟通心灵、交流感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握手的主要原则是尊重别人。握手的程序应根据握手人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一般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
握手的基本礼节
握手的基本礼节是: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手为敬;在长辈与晚辈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应是前者先伸手,后者先问候,待前者伸手后,后者才能伸手相握;在男士与女士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已是祖辈年龄,则男方先伸手也是适宜的;在主宾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再伸手相握,但客人辞行时,应是客人先伸手表示辞行,主人才能握手告别。
如要同许多人握手,应当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即所谓上级优先、长辈优先、主人优先、女士优先。在接待外宾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无论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以示欢迎。在社交和商务场合,当别人不按先后顺序的惯例而已经伸出手时,应毫不迟疑地立即回握。拒绝他人的握手是不礼貌的。因此,最有礼貌的顺序应该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
握手十忌
(1)忌不讲先后顺序,抢先出手。
(2)忌目光游移,漫不经心。
(3)忌不脱手套,自视高傲。
(4)忌掌心向下,目中无人。
(5)忌用力不当,敷衍鲁莽。
(6)忌左手相握,有悖习俗。
(7)忌“乞讨式”握手,过分谦恭。
(8)忌握时过长,让人无所适从。
(9)忌滥用“双握式”,令人尴尬。
1、握手看似特别简单,但是也有容易出错的时候,所以禁忌这些错误行为,对自己的交往非常的有利。
2、在我们国家是坚决禁止用左手握手的。握手之后切记不能当面擦手,否则就会起到及其相反的作用,会引来别人的`反感。
3、握手的时候不能戴着帽子,手套等物品,不显得尊重对方。
4、握手不能交叉,更不能用手指头握住对方轻轻一晃或者只是碰一碰,这样会表明你很不重视对方,很瞧不起对方,那么对方也会对你表示不重视。
5、握手时间不要太长,不要双手握住,与女士握手时间更不能太长,当对方主动伸出手时,一定要热情的握上去,不能拒绝或动作缓慢。
正确的握手方法
1、记住握手次序,虽然你先伸出手来表示热情,但是有时候也是失礼的,握手一定是上级先伸出手来,长辈先伸出手来,女士先伸手,主人先伸手,普通情况下如果女士不先伸手,男士一定不要先向女士伸手。
2、握手前要面带微笑,右边胳膊自然向前伸出,与身体保持50度左右的夹角度数,手掌向左,四指并拢,掌心和地面保持垂直,虎口一定张开。动作自然放松突出热情。
3、握手时五个手指头握住对方手掌轻轻的握一下,不可用力过大,上身稍微前倾一下,头部略略低下,看着对方,注意要微笑。如果男人和女人握手时,只握住手指部分即可。
4、握手时掌心尽量向上显得谦恭对方,握手一般时间为2—3秒,不要超过4秒,握手一定要显示诚意和热情,不可乱看,不可漫不经心。
握手礼的异域习俗
握手反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由于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握手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如法国人在进出一个房间时都要握手;德国人只握一次手;一些非洲人握手之后会将手指弄出清脆的响声,表示自由;而美国人的握手像力量竞赛,典型的美国式握手是所谓“政客式”握手,美国人比较不拘礼节,第一次见面笑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并不正正经经地握手;对意大利人不要主动握手,只有对方主动伸手时,才可以自然地伸手相握;日本男人往往一边握手一边鞠躬,而日本女士则一般不跟别人握手,只是行鞠躬礼;菲律宾有些地方,人们握过手会转身向后退几步,向对方表明身后没有藏刀,是真诚的握手;尼日利亚人在握手前要用大拇指在手上轻轻弹几下然后再握手;坦桑尼亚人则在见面时先拍拍自己的肚子,然后鼓掌,再相互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