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格言 > 文章内容页

古人养生格言是哪几句话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2-26 15:30:28 分类:励志格言 阅读:

古人养生格言集锦

1.忧郁生疾,疾困乃死。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2.食不语,寝不言。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论语·乡党》

3.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

4.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要语》

5.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6.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徐荣

7.广庭于步,养生之道。《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8.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吕氏春秋》

9.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佚名

10.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 ——曹庭栋

11.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佚名

12.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13.厄而不悯,遗失而不怒。 ——韩婴

14.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庄子

15.生活规律,起居有常,习惯,有利健康: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神安悦志,睡前宁静致远。音乐曲调,陶冶情操。多笑少愁,有助长寿:二簧邦腔,顺口溜唱。京剧小调,哼上几段,朝气蓬勃,情绪乐观安静调和,神清气展。

16.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也。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1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18.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

19.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

20.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蔡季通

古人养生格言摘抄

1.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2.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3.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

4.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

5.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唐代医师与道士 孙思邈

7.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刘基

8.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梁章矩

9.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10.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形势解》

11.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养生要集》

12.调节情绪,走出低谷,方法有六,下列陈述:音乐:唱歌曲,听音乐。

13.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14.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刘安

1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

16.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

17.补药要少用,烟酒要少尝。骨折要防止,运动坚持

18.举世尽从愁里老。 ——魏床之

19.三分治病七分养,八分护理十分防。忙着治病不忙防,没有忙到点子上。

20.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清代文学家 梁章矩

21.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22.长吁短叹,缓解紧张稳定情绪,血压下降;畅快微笑,解除疲劳。消除烦恼,灵丹妙药。

23.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24.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养生主》

25.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

26.人该顺时,不可趋时。 ——申居郧

27.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尊生八笺》

28.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养生要集》

29.善养者终之,旁忧者半之,虚用者夭之。三国文学家 曹植

30.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李光庭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1】

1.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

2.安静固然可,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3.食不语,寝不言。 ——佚名

4.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李悝

5.谨口胜于服药。 ——佚名

6.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佚名

7.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刘安

8.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

9.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10.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

11.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12.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13.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

14.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蒲松龄

15.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 ——佚名

16.养心莫善于寡欲。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17.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发怒。 ——梁章矩

18.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19.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佚名

20.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2】

1.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2.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吴普

3.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林逋

4.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金代名医 张从正

5.性躁暴者,一身之剧贼。 ——佚名

6.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不遏则滔天。 ——佚名

7.国画大师齐白石,高寿九十又有四(周岁),淡泊名利少私欲,从不患得又患失。戒烟戒酒戒暴食,戒悲戒忧戒思虑。戒懒戒怒戒狂喜,戒空戒松戒安逸。业余庭前徒步走,终生勤勉常学习。衣食住行有制节,生活谐调有规律。勤往纸上寻欢愉,天天安详神自怡。心情快乐滋滋,故而长寿逾期颐。

8.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必塞,塞则生病。

9.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10.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11.游山乐养法;对弈智养法;日光熙养法;气功意养法。

12.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13.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养生要集》

14.热食伤骨,冷食伤肺。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15.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桓范

16.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梁章矩

17.心平则气自和。 ——王通

18.在家财断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1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口利于病。 ——佚名

20.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食能养生,也能丧生。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21.旷达的人长寿。 ——莎经亚

22.、自然精华,清淑之气。不在凌晨,而在日出。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灵。人得之以寿,物得之以宁。

23.健康老人的特征:头脑清,耳朵灵。眼有神,血压均。呼吸匀,皮肤润。脉形小,体匀称。前门松(小便畅通),后门紧(大便一天一次)。生息和,发光泽,手脚灵,牙齿硬,底气足,身轻松

24.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颜之推

25.朴能镇浮,静能御躁。 ——申居岩

26.口腹不节,致病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林逋

27.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唐代文人

28.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林逋

29.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30.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井而铸锥,不亦晚乎?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释义】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衣食为根本。

若夫圣人,量腹而食。

【释义】大凡圣人,按照自己的实际饭量去吃饭

饮食不节以生百病。

【释义】饮食没有节度,就会生百病。

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

【释义】饮食有节则有益于身体,饮食失调则有害于身体。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至自安逸。

【释义】保养身体要靠饮食,注意不要过度,身体自然就会安适。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释义】饮食太多了,就会伤肠胃。

人饱食劳倦即伤脾。

【释义】食得太饱、疲劳过度会损伤脾脏。

婴儿常病,伤于饱也。

【释义】婴儿常因吃得太饱而生病。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释义】要想婴儿平安无病,就要让他吃得不十分饱,穿得不十分暖。

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

【释义】太渴时不要喝太多,极饿时不要吃太多。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释义】饿了才吃,食不过饱。

不欲过饥,饥则败气。

【释义】饿过头了会伤血和气。

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僅。

【释义】饮食要少而精当,即使是粗淡饭也胜过美味佳肴。

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释义】每日都应当饮茶。

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

【释义】茶有治病的功效,常饮胜于吃芝麻。

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

【释义】吃东西要嚼烂才吞下,不可草草了事。

怒后勿食,食后勿怒。

【释义】刚发过怒不要进食,刚吃完不要发怒。

居住齐则色姝,食饮齐则气珍。

【释义】生活有规律,气色就会好;饮食有规律,精神就会好。

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

【释义】浓酒肥肉,虽然味道很美,但对身体有害。

起居无常,惟适之安。

【释义】生活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以合理适度为好。

起居宜慎,节以安乐之条;却病有方,导以延年之术。

【释义】起居要谨慎,用安乐的原则来调节它;拒病有方法,以延年的方术来引导它。

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

【释义】保养身体的`方法,当以睡眠为首要。

不觅仙方觅睡方。

【释义】养生不必去找神仙的妙方而找安眠的方法。

能息心,自瞑目。

【释义】心神安静了,自然能入睡。

夜卧不覆首。

【释义】晚上睡觉不可用被盖住头部。

冬夜勿覆其头,得长寿。

【释义】冬夜睡眠被子不盖住头部,可得长寿。

戒久睡,久睡倦神。

【释义】不可贪睡,睡久了会使精神疲倦。

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

【释义】春夏(季节)适宜早起,秋冬(季节)适宜晚起。但晚起不要在日出之后,早起不在在鸡鸣之前。晏眠:睡得很迟才起床

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

【释义】坐着要像洪钟那样沉稳,站立要像松柏那样挺拔,睡觉要像箭弓那样弯曲,走路要像疾风那样轻快。

惟起居饮食日顺其常,福莫大焉。

【释义】只要每天有规律的起居饮食,身体就会健康,这就是莫大的幸福

闹里有,静处安身。

【释义】闹市是赚钱的地方,只有安静的地方才能休养身体。

能动能静,所以长生。

【释义】有动有静,可得长生。

劳苦胜于逸乐。

【释义】劳苦比舒服更利于养生。

常亲小劳则身健。

【释义】经常做点劳动或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养身莫善于习动。

【释义】保养身体的最好方法是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释义】人需要劳动,才可以预防百病。

运体以却病,体活则病离。

【释义】人经常运动可防止生病,形体活动常可使疾病离身。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释义】身体须劳作活动,但不宜过分。

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

【释义】人要有适当的劳动,但其强度要适中,切不可使自己感到疲劳或到达自身难以胜任的强度。

人食毕,当行走踌躇,有所修为快也。

【释义】人于饮食后,宜作从容不迫的步行,使自己感到舒适爽快就行。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释义】人运动、劳动可使脾胃有序地对饮食五谷进行消化、输布和吸收,使全身气血流通顺畅,使病邪无法入侵和肆虐。

行毕使人以粉摩腹上数百遍,则食易消。

【释义】散步后还应按摩上腹数百遍,这样就可使饮食容易消化吸收。

心可逸,形不可不劳。

【释义】心可以得到安逸,但身体不可以不参加劳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