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格言带陈的成语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6、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1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1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5、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6、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1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2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7、玩物丧志。——书经
28、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3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3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3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3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7、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0、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41、学无止境。——荀子
4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4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45、《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46、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49、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5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5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5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5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5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5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5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60、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6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6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63、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4、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6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6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7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7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7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7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7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导语: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
(一)读书的成语[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十年读书] 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胜读十年书]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骑牛读汉书] 形容刻苦攻读。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二)读书的名言警句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6、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7、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10、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11、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12、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1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15、知识就是力量。
16、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
1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18、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19、用功学习不仅有益于我的心灵,而且有益于我的身体。因为这样专心读书的本身对我就是一件乐事,我不再考虑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因此减轻了。
21、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22、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
23、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24、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25、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26、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2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8、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29、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30、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31、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4、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3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8、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39、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40、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42、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
4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4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45、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46、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8、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49、
50、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51、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
52、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5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4、没有哪本书坏到一无是处的地步。
55、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
56、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57、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5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59、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60、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释义:
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和理由。
哭晕的理由:原来父母在,也是可以远游的啊……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释义:
哭晕的理由:就是告诉你——你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啊!
3、三思而后行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释义: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很多次。孔子知道后说,考虑两次就够了。
哭晕的理由:老人家的意思是两种角度去考虑问题就OK了,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墨迹啥呢!
4、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原文: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道济禅师(活佛济公)
释义:
这句话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话说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还强迫寺里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答应不屠城,我就吃肉。”张献忠答应了,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念着这句话。他是为了城里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
哭晕的理由:济公认为只是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吃肉。而济公自己吃了两只死鸽可以吐出两只活鸽来。如果你也可以做到,尽管吃肉,做不到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持戒吧!
5、老来多健忘
原文: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释义:
这句就很好理解了吧~重点是不忘相思呀!
哭晕的理由:人家老白是想跟老婆表白浪漫一下说无论老成啥样,神马都不记得都不会忘了想你,不是说自己老了就痴呆了!你说孩子们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
6、闭门造车
原文: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朱熹《〈四书〉或问》卷五
释义:
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就算关起们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同(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符合规格,就能合辙)。
哭晕的理由:宋朝是个推崇法制的时代,朱老也解释的很清楚,古时“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不是贬义词呀……╮(╯▽╰)╭
7、相濡以沫
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释义:
泉水干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地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
8、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原文: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爱迪生
哭晕的理由:我说天才,我们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