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所说经典名言
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4、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5、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6、亮再不能兴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诸葛亮
7、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8、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9、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10、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诸葛亮
1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3、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
14、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7、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18、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
19、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
20、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
21、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
22、我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
23、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
24、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25、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2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28、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29、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3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1、敌欲固守,攻其无备;敌欲兴阵,出其不意。诸葛亮《诸葛亮集治军》
32、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3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5、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求时之过已。曹丕
36、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司马仲达
3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8、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统
39、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40、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
41、(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42、三日不见,变刮目相看。鲁肃
43、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
44、(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45、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46、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
47、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9、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0、(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51、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
5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53、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55、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刘安
56、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57、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
58、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诸葛亮
5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
60、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马超
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佳句【经典篇】1.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5. 恢弘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9.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0.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佳句【精选篇】1. 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2.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3.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4.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5.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6.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7.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8.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
9. (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10.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11. ……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12.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评孔明
13. 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14. 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谏孔明
15. (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16. 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17. 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18.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
19. (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20. 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佳句【热门篇】1. 几番不听忠臣兼,难免宫中受剑锋。---《三国演义》第三回
2.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皇帝被视为天子,他代替“天”管理民众,慢慢的人们学会了顺从皇帝,皇帝也就越发独裁。“顺我者生(昌),逆我者亡(死)”也就成为了独裁 者深存内心同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了。
3. 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是在讨伐董卓之前,伍琼形容董卓的话,它告诉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不但要考虑周密,还要行事果决。
4.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曹操生性多疑,他误把别人的好心看成了歹意,明明自己杀错了人,却偏偏不承认错误,反而将错就错,斩草除根,为了自己一人的安全不惜杀害吕伯奢一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曹操那种极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条。
5.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演义》第五回
解释:赤兔马和武艺超群的吕布相映生辉不禁让人感慨,后世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形容一个领域内十分杰出的人才。
6.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三国演义》第六回
解释: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采纳了李儒的意见,决定将国都由洛阳迁往长安。杨彪对此持反对意见,并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由此可见封建独 裁者罪恶之一斑,他们做事完全从自己角度出发,根本不考虑普通百姓的死活。
7.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三国演义》第八回
解释:孙策在埋葬了自己的父亲孙坚之后,“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放下架子,礼貌待人,这样才能招来贤达有本事的人。
8.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三国演义》第九回
解释: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用女儿貂蝉的美色离间了吕布和董卓,后来,吕布果然为争夺貂蝉而将董卓刺死。
9. 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解释:当陈炜用“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这句话描述孔融的时候,孔融当即反驳“想君小时必当聪明”。陈炜不得不惊叹“次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虽然陈炜被孔融反驳的五体投地,但是“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作为一个常识,对今天的家长也是有提醒作用的。
10. 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解释:当陶谦死前将荆州让给了刘备,谋士荀彧变向曹操进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要求曹操夺取徐州。要想治理天下,在创业初期必须经营好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势力。
11. 得何足喜,失何足忧。---《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解释:当刘备终于做成了徐州牧的时候,曹操用了”驱虎吞狼“之计,使刘备失去徐州。刘备为了稳定军心,就用了”得何足喜,失何足忧“这句话安慰大家,其实刘备还是很在意徐州的。这句话也只不过是刘备收买人心的一小计而已。
12.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解释:刘备出战袁术之前,将徐州托付给张飞,可是张飞酒后误事,失去了徐州。张飞羞愧难当,与拔剑自刎。刘备抢下他的剑,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时刘关张兄弟情谊的体现。同时,他的话带有明显的贬低女性的色彩。我们不禁反问:一个人对兄弟的仗义,是建立在轻视妻子孩子的基础上,连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在乎,这样的兄弟之情是不是很残忍?他还能有多少人性?
13. 无谋之辈,见利必喜。---《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谋士荀彧评价吕布的话。没有谋略,看不到长远利益的人,见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会高兴的`不得了。
14. 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解释:当刘备被吕布逼迫的无路可走,最终投靠曹操的时候,荀彧向曹操建议”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必有后患“,可是郭嘉却提出”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这样宝贵的意见,而曹操也采用了郭嘉的见地。由此可见曹操的深谋远虑,谋划的长远,不因大失小,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气度和风范。
15. 一日纵敌,万世之患。---《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解释:曹操放走了刘备,是刘备成为了他日后的劲敌。
16. 见善若惊,嫉恶如仇。---《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解释:孔融向曹操推荐了祢衡,认为祢衡“见善若惊,嫉恶如仇。”而曹操和刘表一样都因为祢衡的高傲态度而反感他。但是曹操和刘表都不愿意杀祢衡,这并不表示曹操和刘表对有“叛逆精神”的“知识分子”多么宽容,只是两人都想借刀杀人,不想背上杀害名士的恶名。
17.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解释: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最好评述。
18.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解释:这是罗贯中评论徐庶母亲的话。曹操模仿徐庶母亲自己伪造一封家书给了徐庶,将徐庶骗至曹营。徐庶母亲批评徐庶“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遂悬梁自尽。作者站在“尊刘贬曹”的立场上,高度评价了徐母的行为,认为他“气若丘山,义出肺腑”“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19.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解释:这是诸葛亮南阳草庐
20. 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解释:这时诸葛亮“隆中对”时给刘备规划的事业蓝图。诸葛亮具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对时局判断格外准确。
1.子时已过,新春大吉。主公,嘉回来了。
2.等你的转世已有千年,果然意图传达天机是痴人说梦么?
3.自古锋芒毕露者命不长兮,或遭天妒,或为君忌,从今起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自保足矣。
4.听着,什么转世曹操与我无关,别被以往恩怨绊住腿脚,前世已成历史,我们应该活在当下。
5.随着攻略进行,前世的记忆碎片也将补全。等到你回想起一切,你受的了吗?
6.误会!天大的误会!根本没想让你死啊!
7.“【仁】服天下, 【谋】夺天下, 【暴】失天下。 敢问主公以何平天下?” “【霸】。” “不畏流言毅然伫立千山之巅,这便是主公之【道】吗?” “孤非圣贤,无济世之意,但求必胜所谓无愧于本心! 奉孝,你看。 千古功名一纸书,不过扬灰于尘土。” “臣愿与主公同归!”
8.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宁可一夜尽谢,也别让世人看见残花败柳。 我欲生如昙花,转瞬即逝,只求绽放时的绚丽有人铭记在心。
9.然而,谎言与誓言最大的区别..前者是听的人信了 后者是说的人信了。
10.本以为,能携手共揽江山社稷。 而你, 却依然坚守自己的风骨大义……
11.一日为主,终身相辅。尽吾余生,直至骨枯! 主公若想凌绝顶,臣愿以身躯辅路!
12.伯符,纵使世上美景千万,瑜只想,看你君临天下。
13.这一世,定要见主公,君临天下。
14.奈何桥见,愿你笑如当年。
15.染上鲜血的双手再也洗不干净,目前只有用这双猩红的手换你一世雪白。
16.与其在平静中长命百岁,我宁可让生命如烟花般转瞬即逝 。
17.遗死者之香,绽生者之芳。
19.已经腐烂的枝芽,与其给予没必要的养料,倒不如直接剪断来得痛快。
21.如此光景,有种感觉一闪而过。 非恐非惧,何以述说? 以悲作题 以伤为名
22.若有机会,我们都想改变过去的错误。 可未来总是顾此失彼,没有一条能让大家幸福的路。 谁知道错的路上不能遇见对的人呢?
23.--张良:何为“兵”? --郭嘉:纸上谈兵,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占一就可胜,占二即大胜,占三乃完胜。然而实战中哪有这么好的条件等着你。唯有造天时,夺地利,激人和!如此回答,提问的先生可还满意?两军对战,确实需要等待那么一个绝佳时机。不过我命短,所以更希望能制造时机。
24.他人生死冷眼旁观,只求独善其身。 世态炎凉与己何干,莫谈兼济天下。 物欲横流令一切皆可交易,虚渺的爱情更加不切实际。
25.道生于万物之中,本就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存在。 倘若非要讨一个说法...... 遵从本心,即为吾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地。 无人能掌控生死,也没有注定要做的事。
27.子桓:“多少人身首异处为忠义!哪像汝等贪生怕死之徒!” 文和:“落得一世英名又如何? 人一生功过就好比这雪地上的足迹,大小各异深浅不一, 最终还是会被大风抹去。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万物不会因你一人而改变。” 子桓:“倘若每个人都像你这般苟且偷生,国家早灭亡了!” 文和:“哈哈,应该庆幸像诩这样的小人世间不多吧。” “丕公子,人死如灯灭,眼前这般美景诩还想多看几年。” “乱世出英雄,然诩胸无大志。” 保不了天下,唯求保身边人。
28.我不会拳脚,只能替你挨刀.
29.遗恨勿追,但求今生莫失莫忘。
30.--张良:何为‘政’? --荀彧:为政之道吗?上乘天命,泽润生民。它让战士为国捐躯,用鲜血刻画功名。它让文人歌功颂德,以笔墨书写希望。为政之道,其实是塑造人们的信仰。对于百姓来说,国家即是信仰。无论现在的它有多少残缺不足,我们依然为脚下每一寸国土而自豪!
31.前世的遗憾,今生的誓言 未来的阴谋,天道的游戏 千年徘徊,唯愿见你君临天下
32.今日,屠一城,救一人。
33.归根结底,当推则推!先下手为强!
34.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请珍惜这一世的君臣无悔
35.世人皆言曹操多疑奸诈、放荡不羁。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你,天下归心。
36.“命由你不由天吗?” 你的命,我来抢!
37.倘若我们之间只能活一个,必须是你。
38.我不知自己会掀起多大风浪,我不像你这般心系苍生,我只求证明一件事... 人定胜天。
39.承君一诺,逆天改命
40.果然....自始至终都是在利用我。 是爱不起。 子恒并非这个时代的人,不可能陪你一生。
41.如果这天下是我的,那我就是你的。
42.前事休说,今生莫误。
44.明暗双子现世间, 天命即改星辰变。
46.呵,我曾想过与天搏命,终究却敌不过感情。 告诉天道,他赢了。 还有,我并不孤独! 认识他们,此生大幸
47.“你...你怎么证明你说的那些是真的?” “不需要证明。 因为你已经信了。 天机道不道,全在你一念之间。”
48.“如果按照千年后的价值观,这笔交易相当不划算。 但至少在这里,感情是无价的。 我不否认当下社会人心险恶, 也理解主公想要的桃源世界。 偏偏因为这些‘恶’的存在,‘善’才弥足珍贵。” “人性本善,却因为环境的变化让心灵蒙尘, 从而一生都在和自己作斗争。” “因为斗争,产生了爱恨, 有了爱恨,才懂得珍惜眼前人。 喜欢和讨厌并存,各种不完美才能构成圆满的人生, 这就是我反对桃源计划的理由。”
49.小蝴蝶,你已扇动翅膀,龙卷风指日可待!
50.尚书:“莜莜,谢谢你。 也希望你能记住, 我的女人没必要为了大局而牺牲。 兵败,是为将者失职。国亡,乃为君者失信。 千古兴衰,从来与红颜无关。 你只需在后方安心等我们凯旋。”
51.救不了全世界,那就救一人。
52.这一世,攸继续为君百谋。但求再见主公目攸而笑。
53.小瞒:“我坚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但凡意志坚定,外界决不可干涉。 你为何不选择自己的‘道’呢?”
54.不为舆论所累,不为世一俗改变。他就是他,天王老子也奈何不得!不管轮回几度,我也只为他辅佐,无论对错!因为这世界最懂他的,只有我!
55.“既然你已有打算,我便无需多言。” 毕竟一千八百年前,彼此就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