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多元化的名言
1、教书中我们感受到得是知识的魅力,而在育人过程中我们领悟到得才是教育的真谛。
2、用知识开启科学之门,为事业献出挚爱之心,用心聆听,用手呵护,给学生雨露,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3、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我们辛勤的劳动,塑造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
4、在我们的职教生涯中,同样也会遇到挫折,但依然要永远地微笑着面对,即便笑中含泪,也要笑靥如花。
5、我努力,我耕耘,我用真诚和感悟,润泽孩子的生命;我用质朴和钻研,启迪学生的智慧。
6、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论在任何时间,不论在任何地点,不论做任何事情,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心,相信任何事都必定圆满。
7、教师也许一生可以教许多学生,而许多学生可能只被你教一次,教师更需要明白自己的责任。
8、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尽职守,干天下头等大事;一身正气,谨言慎行知荣辱,做人间真正楷模。
9、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教育的漫长道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去完成。
10、爱是阳光,理解是雨露,支持是春风,平等是土壤,儿童诗幼苗,有了爱、理解、支持、平等,幼苗才能成长。
11、师德是教师立身立业之本。作为教师,要严谨笃学,乐于奉献,身体力行,教化学子。
12、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上的差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13、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朱玲玲35.学生我们要用爱心呵护,用诚心面对,用慧心启迪。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然之爱予以树木强健的躯干;教师之爱予以学生高尚的情操。
15、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它一定要成为你工作的最大资产。
16、世界上唯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是爱心,世界上唯一不讲等价交换的职业是教师。
17、用我的爱心,架起你们心灵之桥;用我的知识,编织你们理想的梦;用我的真诚,促使你们健康地成长。
18、学生是花,我愿做雨,滴滴甘露滋润孩子纯洁心灵;学生是树,我愿做太阳,缕缕阳光伴孩子健康成长。
19、凭三寸舌,站三尺台,融三生情谊诲三千子弟,捧一颗心,挥一把汗,拼一世辛劳守一方杏坛。
20、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神圣的责任。忠诚于这份关乎千家万户幸福的事业,是我终生无悔的追求。
21、微笑时一缕和煦的春风,它使孩子们温馨和感激;取得成功的孩子能从老师的微笑中得到鼓励与鞭策;做错事的孩子能从老师的微笑中得到宽容与谅解;缺乏自信的孩子能从老师的微笑中得到信息和力量。
22、露水在阳光下微笑着蒸发,因为他看到被滋润过的小树已枝繁叶茂。付出一片真诚,不求一丝回报,人生永远不会有遗憾。
23、教师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用知识点亮学生的心灵;教师是一座航标,让迷途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教师是爱的天使,把真、善、美播在人间。
24、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25、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与获取,而是心与心的交融、德与德的碰撞,因而,为师者,当自律,当自省,当自强。
26、学生的性灵与才情需要氛围去酝酿和抒写,需要平台来展示和分享,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激励和鼓舞。
27、让羸弱的心灵获得健康,让孩子的眼神更加清澈,让智慧之花永远灿烂怒放,让文明的递替如江河不息。
28、搞好教育步为艰,东风送暖百花鲜;春蚕到死丝不尽,蜡炬成灰爱不干;晓镜但看云鬓改,夜吟批改月光寒;为人师表谁引路,振兴教育我当先。
29、虽然不能说你给学生一块冰,学生就会给你整个严冬,但如果你给学生一束鲜花,学生定会给你全部的春天。
30、以春天般温暖滋润爱心,以夏天般火热燃烧激情,以秋天般寥廓守住平凡,以冬天般庄严坚定信仰。
31、师之博爱于学生犹如冬日里的阳光,师之善教于学生恰似大海上的航标,师之严管于学生则如人生中的防火墙。
32、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因为,田垄上的百合花更能够传递春的气息。
33、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34、生意人视顾客为上帝,教师应视学生为父母。富有爱心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充满爱心的学生。
35、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36、我愿做一支蜡烛,在前进的道路上照亮别人;我甘愿挺直脊梁,为不畏劳苦勇于攀登高峰者做人梯。
37、给学生一面放大镜,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给学生一瓶修正液,让他(她)能修正自己的错误;关心每一个学生,谨慎每一个言行,完善每一个细节。
38、严谨育学子,踏实勤耕耘;培育参天树,绿荫满乾坤。点燃求知欲,甘愿为人梯;奉献毕生情,爱心铸师魂。
39、尽管人们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但我依然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40、安贫乐教,踏实工作,宽严相济,爱心育人,真心对工作,爱心对学生,诚实对同事,严格对自己。
41、在你面对夕阳的时候,有千百颗朝阳的心在默默地关注着你,他们使你心宽,他们是你的骄傲。
42、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每一个孩子都可爱! 关爱与理解是学生发展的良方,表扬与期望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43、用耐心收获真心,付出总有收成!爱的胸膛纳百川,翘皮的小川们尽情地流进爱河吧!
44、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自己欣慰的呢?
45、教书育人就好比在描绘一幅美丽的图画,爱心和真情恰恰就是画面中最炫丽的色彩。
46、教师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不断完善的一生,辛勤耕耘的一生,默默奉献的一生,人生价值体现于平凡工作的一生。
47、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而教育工作却是非常平凡普通的工作,工作的“亮点”要靠自己去点燃,点燃的过程虽然是很辛苦的,其难度和压力有时更无法揣摩,但艰苦的劳动却能点亮思维的火花和朦胧的人生。
48、最朴素的语言,最质朴的情感,最简单的生活,最平凡的工作,却能影响人的一辈子。实实在在做事,实实在在做人,一辈子做一个大写的人!
49、爱是心灵的窗户,爱是推动世界运行的力量,但我们知道爱最宝贵的形式在于自我牺牲。
50、希望孩子在学习书画中成长,学玩结合,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希望孩子在书画能有所建树,从书画中学习知识,享受快乐人生。通过书画学习,希望孩子用画笔感悟生活,让兴趣成就梦想,挖掘书画潜力,让她的人生多一份色彩——感悟生活,创造美丽。
51、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汲取知识,刻苦钻研理论,互动点拨智慧,成就创新人才。
52、教师要以无私的爱启动学生心中的“电源”,以无私的心作“导线”,以融洽的关系作“润滑剂”,以广博的知识补充学生的“燃料”,使他们鼓足了劲向前进。
53、卫校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帮助一群群孩子插上白衣天使的翅膀飞往理想的彼岸。
54、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55、优秀品质的养成源于对规则始终如一的遵守,而制订者的榜样作用是检验规则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56、有时候教师像,一首动听的歌谣,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有时候教师像,15.一道天边的彩虹,使落寞孤寂的人,看到世界的美丽。
57、努力学习先进经验,时刻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做好一切事情,多发扬自己的长处优点,努力克服自身的毛病,携手共创优质学校。
58、用博大的胸襟去包容,用无私的爱去呵护,用满腔的热情去培养,即使枯萎的幼苗能重萌新绿,即使残障的学生也能健康成长。
59、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是教师必备的素质,通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去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
60、以微笑引导学生,以热情感染学生,以真诚打动学生,以爱心温暖学生,以慧眼去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以真心欣赏孩子的成功处,以激励去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61、理论上:背一题、懂一题、用一题;技能上:学一样、会一样、精一样;工作上:干一行、爱一行、敬一行。
62、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失去责任感,即使是我们最擅长的工作,也会做得一塌糊涂。
63、让每个学生都有点滴的进步、闪光的瞬间、幸福的感受和个性的发展是我最大的心愿。
64、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是创新的,决不是重复。即便是相同内容的两节课堂,后者也应该是前者的创新与发展。
65、教育学生要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我们博大宽容的胸襟引领每一个学生成人,成功,成才。
66、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67、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诱导而不是命令。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68、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命运。
69、幼苗的生长,需要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心的关注和真情的呵护。
70、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71、爱是春雷,惊醒迷路的孩子,爱如夏雨,沁入学生的心脾,爱是秋风,拂去孩子心灵的尘垢,爱如冬日,温暖着学生的心灵。
72、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发自内心去爱他们,因为我们曾经也是孩子。
73、不要吝啬你的鼓励,或许不起眼的学生就因为你的一句赞语会让他成为最优秀的人。
74、用品德去影响幼儿,用人格去熏陶幼儿,用智慧去启迪幼儿,用情感去关爱幼儿。
75、师爱是春雨,润泽学生的心田;师爱是秋阳,温暖学生的心灵;用诚心聆听每位学生的心声,用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76、缕缕风滴滴雨雨润桃李,片片心丝丝情情洒校园,用爱的眼光去发现,用爱的语言去滋润,用爱的双手去扶持,用爱的心灵去奉献。
77、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要用生命去点燃学生心中求知、求善的火把。
78、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只为残缺的花朵,也能绽放出别样的美丽,这就是我们特教人最真实的写照。
关于学习的名言60句:1、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晚清官员,民族英雄林则徐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学而》
4、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儿
5、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西汉学者韩婴《韩诗外传》
6、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明代文人郑心材
7、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8、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学习
9、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徬徨。——报摘学习的
10、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凯德
11、学以治之,思以精之。——西汉学者扬雄
12、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朱德学习
13、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五代后周和北宋初大臣范质
14、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俄国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罗蒙诺索夫学习
15、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法国诗人布瓦洛
17、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波兰作家,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莱蒙特
18、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东汉政论家文学家王符《赞学》学习的
19、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
20、物之成于气,人之成于学。——明末清初文人陈确
21、重复是学习之母。——英国小说家狄更斯
22、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
23、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学习
25、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卫灵公》
26、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首领左宗棠
27、善学者其如海乎。——清代诗人袁枚《随园诗话》学习的
28、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现代学者历史家文学家胡适
29、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清朝诗人王豫
30、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学习的
31、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学习的
32、不知理义,生于不学。——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33、不管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中国好声音选手哈林庾澄庆导师队王韵壹
34、人要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美国小说家梅雷迪斯
35、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代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学习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西汉学者戴圣《礼记》
37、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宋代文人陆佃
3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西汉学者戴圣《礼记学记》
39、向一切成功者和失败者学习思想方法。——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
41、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英国诗人雪莱
42、注意学习多元化知识,知识要广泛。——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
43、学足以辅其志,志足以御其气。——元代文学家黄溍
44、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学习的
45、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6、学问不厌。——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荀子大略》
47、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东汉政论家文学家王符
48、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荀子劝学》
49、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颜之推
50、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东汉哲学家王充学习
51、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北宋哲学家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
52、学习是硬道理。——中国好声音选手吴莫愁
53、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西汉学者扬雄
54、学习永远不晚。——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5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
56、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南宋词人,书法家张孝祥
57、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英国地质学家史密斯
58、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随笔集》
59、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清朝官员文学家彭端淑
60、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4篇范文_初中议论文1教育,小而言之决定着人的命运;大而言之,决定着的前途。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高文凭俨然成了高薪水的代名词,,跻身白领,抬高身价,老师家长学生演绎着时代的疯狂。
名校陪读多疯狂
在一座座中学的附近,陪读村发展,意识到教育是人生唯一出路的家长们,抛弃了优越舒适的生活,浩浩荡荡地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与孩子一起为高考做。夜深啦,陪读村里仍透出点点灯光,灯光下那一张张写满疲惫却稍有懈怠的脸,令人不禁感慨应试教育的疯狂。让我从心底祝福,愿命运能青睐!
起跑线上多疯狂
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人不希望的孩子成才,便上演了起跑线的疯狂,要选的,老师要挑最棒的,培训班应运而生,证书漫天飞舞,是好孩子就得跟着大人跑,放弃的天性,丢掉的爱好,个天真的孩子成了家长与同龄人竞争的砝码,成了家长炫耀的资本,小小年纪就背上家长给预定的成才计划,沉重的翅膀诉说艰难!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最后的赢家起跑就冲在,长路漫漫,何苦一开始便把弄得精疲力竭?厚厚的镜片,病态的思想是对时代无声的控诉。
呜呼!疯狂的时代!时代的疯狂!教育民族复兴的原,懈怠!偏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拯救教育!拯救人才!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4篇范文_初中议论文2苦者,乃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最早约见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亚圣此言自古以来被作为修身的金玉良言。
如今时兴苦难教育(一说挫折教育,义同),其施教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力倡导的做法之一是创设挫折情景,让他(她)们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还有一个与苦难教育殊途同归的活动叫作忆苦思甜,大人们用他们的苦难观教育我们,说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苦难,缺吃少穿,没钱读书,云云。
其实,每一时代都会有各自的苦难,只不过不同时代对苦难的感受不相同罢了。父辈们认为挖野菜、捡煤渣是苦难,有书念才是幸福。但现在的孩子却觉得只要能不被考试所累,宁愿去捡煤渣、挖野菜。大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代,长在蜜糖罐里,因而,总想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自己儿时的苦难,诸如吃窝窝头,喝黑面粥,咽菜糊糊然而,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算苦难,反而从忆苦饭中尝到了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可以交换,让大人们去体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重压,对他们来说,重温童年,弥补学识的不足,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可见,苦难有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是苦难的东西,下个时代或许成了游戏;上个时代的苦难,放在今天不一定是不幸;下个时代的幸福,放在上个时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好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体验着各自的苦难,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时代的苦难去磨砺别人。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楚。
对父辈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只要知道就够了,不需要重复。苦难对每个人来说,既不是生命的运气,也不是生命的不幸,它只是一个事实。人生在世,他的任务仅仅是在体验自己的那一份并在忍耐中清除它,而不应人为去制造它。倘若把孟老夫子《告子下》的话引向极端,进而视苦难教育为万能,其结果便是给下一代人增加了双重苦难。
我们应当走出这一误区。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4篇范文_初中议论文3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况。科考也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教育为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需要更新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日趋完善,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
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教去学,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这是难以出现人才的主要问题。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的一个又一个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去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屹今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十三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没有人才,哪来的希望。
至此我们因该明白,光是教或是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原本一群活泼的有朝气的青少年肩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我不经要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出呐喊:救救孩子!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将永远都不能解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
教育由教和育组成,教是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与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教育成就希望。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只有教育,成才,希望三者互相协调,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的美好未来!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4篇范文_初中议论文4论中国教育
中国的教育总能用死板来形容。
为什么说是死板呢?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实施中来寻找答案。
从古时科举到近代应试教育再到现在的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成不变的,都是一纸定人生。
古时的八股文,形式固定,内容僵硬,造出来的一批一批的所谓的人才,其实都是书呆子。仿佛这是自古天成的一样,中国的教育无论如何风风火火的改革,都只能造出纸上的皇帝,没有一点实际才干!可悲的中国教育
再来说中国近代的应试教育,这是古科举发展到现代的辉煌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所有国民都在灵魂深处烙下了应试教育;这个时期,所有的国民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练就了一身的非凡本领。这一身非凡的本领是什么呢?是用一刻钟背下一本书,是千千万万份试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无论什么知识都是死记硬背,从来不会去消化,只是单一的储存在脑中;天下万般事,唯有老师的指令是真理,即使老师是错的,大家都还是惟命是从。从来不会去思考什么对与错,只是一味的接受。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即使你有再出众的才华,也只能被这种教育将才华点点抹平,让你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人。
应试教育影响了很多代人,直到现在应试教育的概念都还在人门脑中安家,真是根深蒂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接下来谈的是素质教育。何为素质?以培养学生德、志、体、美、劳为重点,全面发展学生潜能,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学生。这概念说得美仑美奂,但实际呢?
在学生中最流行这样一句话,减负课本少,教辅资料多。减负不减重,背上大山多。嘴上说素质,笔下是应试。这句话真是形象啊!
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到了素质教育,就马上提出减负这个概念。刚开始,学生们还欢喜了一阵,可到后来,大家却发现减负其实是形势上的减,实际是在加大我们的负担。课本上的知识变少了,课本变薄了,但是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要求买的资料越来越多,课桌里早已被书塞满了,课桌上仍是山一般高的资料。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减负吗?
素质教育到底是何种教育啊?有人说这是变了称号的应试教育,对啊,打从一开始那些个教育专家就在那儿挂羊头卖狗肉,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们简直把我们当猴耍。
我们这一代人,科举早已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科举到底怎么样,但是我们却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批先者,我们明白中国的教育制度。
在这个所谓的精英云集的时代,国家提出教育革新,教育多元化,于是便引进了所谓的精英人才教育,在这些这样那样的教育背后,其实还不是那一纸定人生。
我们还是学生,看着中国的教育之路,虽不如那些老师学者看得透彻明了,但我们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份子,也深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学海路一走就是十七、八年,人生的四分之一都用在了学习上,学习先贤圣明,学习科学计算,为人生后面的四分之三打基础。
但中国的教育现状着实让我们心忧。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出路,是一种能走向成功的教育模式,不是这个时代下教育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