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萧红的名人名言
学习完五年级下册语文内容,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大家掌握的?
(第一单元)古诗《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二单元)名言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第三单元)对联。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第四单元)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程门立雪
(第五单元)歇后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shù)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第七单元)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第八单元)名人名言。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
【人物的形象特点】《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天真、乐观自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能言善辩、热爱祖国的人。
《半截蜡烛》:伯诺德一家具有热爱祖国、在敌人面前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可贵品质。
《桥》:赞扬了老共产党员大公无私、不徇私情、临危不惧、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梦想的力量》:表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将相和》:蔺相如个机智勇敢、足智多谋、不畏强权、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廉颇是个知错就改、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
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
鲁肃是个忠厚守信的人。
《景阳冈》:武松是个机智勇敢、豪放倔强的英雄。
《猴王出世》: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机灵敏捷、快活自由、顽皮可爱的神话人物。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人。
胖墩儿是个沉稳憨厚的人。
《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是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王熙凤是个泼辣张狂、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
《金钱的魔力》:反映了老板、托德等小市民以钱取人、见钱眼开的丑态。
【写作特点】《草原》: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白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冬阳.童年.骆驼》:倒叙的写作顺序,直接抒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1、前三个自认段的结构特点:开头都是用祈使句表达恳求的语气,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和情意。中间都是回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情。结尾都是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中朝人民深厚的感情。
2、表达的特点: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直接抒情和叙事抒情相结合。
《桥》:
1、文章前面设置悬念,后面揭示答案,前后呼应,引起读者兴趣。
2、语言简洁精练,表现了情况的危急。
3、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
《临死前的严监生》: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主要通过外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表现人物。
《刷子李》: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肖像)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人物。
《金钱的魔力》:主要通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语言辛辣幽默,善于抓住细节,表现人物形象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威尼斯的小艇》:
1. 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物活动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
2. 运用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展示了异国风情。
《与象共舞》:先概括再分述,总分结构。
《彩色的非洲》:
2. 使用过渡句,过渡自然。
【知识点】《草原》:作者老舍。表达了汉族人蒙古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
《白杨》:作者袁鹰。采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帐篷》:作者是近代著名诗人艾青。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001年10月18日,青藏铁路开始修建,2002年10月19日,难度最大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
《冬阳.童年.骆驼》: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近代著名女作家萧红,选自小说《呼兰河传》。
《童年的发现》: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小说《世说新语》。
《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打电话》: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再见了,亲人》:作者魏巍,课文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口吻写,亲人指的是朝鲜人民,表现了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
《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改编。《史记》是著名的古典历史书籍,用为人物写历史的形式来反映历史,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草船借箭》: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塑造了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描写了“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故事。
《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起义的故事。主要的英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勇、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课文讲的是行者武松的故事。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著名的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小说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神话人物形象。
《走进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烽火传递信息(中国古代,缺点是不够准确)——跑步传递信息(古希腊,马拉松比赛的发源,缺点是累人)——漂流瓶传递信息(哥伦布,缺点是时间久)——驿差传递信息(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传递信息——电报传递信息(莫尔斯发明)——电话传递信息(贝尔发明)——多媒体电子计算机传递信息——“信息高速公路”
获取信息的方法有:阅读书报、上网浏览、调查访问、观察记录。
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四个方面。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我国著名古典文学名著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曹雪芹。
《刷子李》:选自《俗世奇才》,作者冯骥才。
《金钱的魔力》:选自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他被誉为“语言大师”。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作者季羡林,描写的是德国的街头美景,表现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威尼斯的小艇》:作者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与象共舞》:作者赵丽宏,课文描写的是“万象之国”泰国。
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程门立雪》:是关于杨时的故事,多用于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入木三分》:是关于王羲之的故事,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
她长相一般。留在世上最常见的照片,穿厚旗袍,麻花辫子,齐刘海。如果1931年的10月,她没有遇见作家萧军,也许,她这生就和写作无缘了。
可是,她遇见了他。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她便是萧红,那个写过《呼兰河传》,在当年文坛异常耀眼的女子。
彼时,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里,萧红已走投无路。她身怀六甲,行动吃力,而且还有疾病。因为欠旅店600元食宿费,被旅店老板威胁,如果还不起钱就要把她卖到妓院。而在半年前,事情还不是这样。那时,萧红已与第一个男人王恩甲订婚,但莫名其妙与另一个男人逃婚出走。过了一段时间,生活无以为继的萧红被迫从北平回到哈尔滨,违心答应与王恩甲同居。
王恩甲是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一个游手好闲的人。萧红并不爱他,并且因为逃婚,已被王家取消婚约,可是迫于生活重新回到哈尔滨时,走投无路间被王恩甲撞见。王答应与她结婚,然后陪她去北平读书。也许去北平读书给萧红的诱惑太大了,萧红与他在东兴顺旅馆内开始了同居生活。
因无经济供给,他们拖欠了旅店不少钱,店老板怕他们跑了,安排他们住在一间小窗上有铁栏杆的小仓库内。日子一天天过去,欠的房钱越积越多,王恩甲还不上钱,对已怀孕的萧红也失去了兴趣,于是谎称回家取钱,从此一去不返——仿佛一场报复,她逃了他的婚,他逃了她的家。
王恩甲的逃跑,让萧红身陷绝境,像被困在荒芜又没退路的孤岛。就这样等死吗?可是肚子里的孩子又时时提醒着她,她现在已不是一个人。
绝境中,萧红向哈尔滨的《国际协报》求助。她没有想到自己的求助信会有反响,而且编辑还会来探望她。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萧军。她看着他,眼里满是感激。
萧军当年已是小有名气的作家,经常在报刊上发些文章。见到萧红的第一面,他有点儿被吓住了。眼前的女子如此落魄,除了年轻,毫无美感可言。病和憔悴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子变成一个沧桑的妇人。
两个人在旅店里说了会儿话,萧红开始对他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从小时一点点地说起,那个封建地主的家庭,严厉的父亲,幼时丧母的痛楚,小学毕业即被父亲逼婚,在抗拒一年后才得以继续读中学。为了寻求自由,她跑到北平闯天下。在北平她曾多希望留下呀,可是三餐不继的生活,让她沦落到没有尊严的地步,她只能从北平回到哈尔滨寻找出路。可是王恩甲再次把萧红推到悬崖边上。听至此,萧军气愤极了,真恨不得找到王恩甲,将他痛打一顿。
萧军的反应萧红不是没觉得,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还好,萧军此时看到桌上的几页纸,拿起看,是一些手绘画和几句诗文。淡淡的素描和几句零落的小诗让萧军眼前一亮,当得知是萧红所作时,萧军凭着对文学敏锐的直觉,认为萧红不是一般的'落难女子,她该有个耀眼的前程。
这天之后,萧军常常来探望萧红。600元钱,对生活清贫的萧军来说,也是个大数字。他不能马上将她解救出去,只能寻找时机。一边对旅店老板警告不准打萧红的主意,一边暗自发愁。
日子一天天过去,萧红内心开始充满希望。在希望的同时,她发现自己对萧军有了感情。她开始期待他的到来,他来了,也同样欣喜。爱情这时光顾着两个同样寂寞又同样富有激情的心灵。快乐是短暂的,萧军离开旅店后,不免惆怅,不知什么时候能将萧红救出来。
机会终于来了。几个月后,松花江堤决口,洪水滚滚而来,萧红所在的旅店一片混乱。萧军赶来,带着萧红与逃生的人们四散而去。
不久,萧红在医院产下孩子,因无法养育只能送人。她与萧军的新生活也正式开始。从医院出来后,他们搬到一家俄国人开的欧罗巴旅馆,住进顶层的一间狭小房屋,空间逼仄。被贫困折磨的萧红,进到房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桌子能吃吗?这被褥能吃吗?
萧红的
“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火烧云》
“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
“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呼兰河传》
我直直是睡了一个整天,这使我不能再睡。小屋子渐渐从灰色变做黑色。
睡得背很痛,肩也很痛,并且也俄了。我下床开了灯,在床沿坐了坐,到椅子上坐了坐,扒一扒头发,揉擦两下眼睛,心中感到幽长和无底,好象把我放下一个煤洞去,并且没有灯笼,使我一个人走沉下去。屋子虽然小,在我觉得和一个荒凉的广场样,屋子墙壁离我比天还远,那是说一切不和我发生关系;那是说我的肚子太空了!
一切街车街声在小窗外闹着。可是三层楼的过道非常寂静。每走过一个人,我留意他的脚步声,那是非常响亮的,硬底皮鞋踏过去,女人的高跟鞋更响亮而且焦急,有时成群的响声,男男女女穿插着过了一阵。我听遍了过道上一切引诱我的声音,可是不用开门看,我知道郎华还没回来。
----《雪天》
提篮人,他的大篮子,长形面包,圆面包……每天早晨他带来诱人的麦香,等在过道。
我数着……三个,五个,十个……把所有的铜板给了他。一块黑面包摆在桌子上。郎华回来第一件事,他在面包上掘了一个洞,连帽子也没脱,就嘴里嚼着,又去找白盐。他从外面带进来的冷空气发着腥味。他吃面包,鼻子时时滴下清水滴。
----- 《提篮者》
生命为什么不挂着铃子?不然丢了你,怎么感到有所亡失?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又怎样?人生本来就是苦多乐少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 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 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者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就把这人埋起来。
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
若是女家穷了,那还好办,若实在不娶,他也没有什么办法。若是男家穷了,那家就一定要娶,若一定不让娶,那姑娘的名誉就很坏,说她把谁家谁给“妨”穷了,又不嫁了。无法,只得嫁过去,嫁过去之后,妯娌之间又要说她嫌贫爱富,百般的侮辱她。丈夫因此也不喜欢她了。她一个年轻的未出过家的女子,受不住这许多攻击,回到娘家去,娘家也无甚办法,就是那当男指腹为亲的母亲说:“这都是你的命(命运),你好好地耐着吧!”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萧红的经典语录(3)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挹挹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而这样寂寞的死,也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而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