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文章内容页

古人留下至理名言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2-28 08:33:31 分类:励志名言 阅读:

1、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句话几千年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骨子里的是根深蒂固的。只要你能够深刻理解他的含义相信你就不会再上当受骗。那些贪小便宜抱着侥幸投机理的人,那些自以为得到运气眷顾的人还需要深深的体会。这里面可是包涵着血与泪,与仇。

奉劝那些未深谙世事的少年,不要等到头破血流才知道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狗改不了chi屎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chi屎。那些冥顽不化屡教不改的人就应该付出代价

以德报怨也改不了一些人固执到疯狂的偏见傲慢。这样的人从古至今什么时候会少了?仿佛这样一句话里暗含着人性善恶与环境塑造人的复杂矛盾。反反复复的小人是圣人也无法教化的么?

3、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有多少人以身试法,就有多少人深刻的体悟其中蕴含的至理。

叛逆期的我们总是听不进老一辈,比如爷爷奶奶父母的劝告,总以为他们把我们管得太严,总想挣脱他们的束缚,总感觉他们罗罗嗦嗦爱讲一堆大道理。等到我们长大以后明白他们的口婆心,还是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进入社会少走一些弯路面对现实少碰几次壁。

老人的话虽然看似守旧落后,其实是他们走过的路多,经历的事多,接受的历练多,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更深刻。他们的一些处世经验,对后辈而言等于是苦口药,等到你明白了,只怕已经满身伤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句话在自然界其他种族之间适用,在人类中更是如此。

它告诉我们人不是生而平等的,它把我们分成三六九等。不管是兄弟朋友还是亲情爱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的成长,我们都会被自然而然的划成一个个专属于自己圈子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彼此的认可都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叫花子不会羡慕百万富翁,只会嫉妒比他混得好的叫花子。这注定了小圈子类的人们思想注定是有局限性的,王子娶了灰姑娘故事完全是童话,梁山伯与祝英台门不当户不对注定了是悲剧,像托尔斯泰那样的博爱者,屈原杜甫鲁迅这样的有几人?上位者如政权执掌者们注定体会不到下位者的艰辛痛苦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对于人生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是重大的。关于这类至理名言老祖宗们也是有深刻体会,所以传下来的特别多。比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橘生淮南则为橘,而于淮北则为枳等等。

一个人生于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拥有不同的资源,这就注定了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巨大鸿沟。这句至理名言可以用到方方面面,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的面部五官,据说两个人在一起相处久了就会越长越像。从宏观到微观,环境对于人的影响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人们常说想要了解一个人看看他身边都有什么样的朋友就知道了。

6、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在这个充满欲望的物质世界,善良坚忍的人们反而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反而是那些大奸大恶者,对鬼神却不存在一丝丝的敬畏。表面上烧香拜佛,实际上是纸醉金迷肉yu横流。当绿还要立牌坊,笑贫不笑娼。殊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那些做了亏心事的恶人迟早会受到报应,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若生前积德行善,轮回转世也不会堕入三恶道。生前堂堂正正充满浩然正气,哪怕是恶鬼也会对你退避三舍!

7、吃一堑,长一智

意思是说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这个道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就像活到老学到老一样。在人生的际遇中,挫折与不如意之事是常伴左右的。成功的人都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走出来的人,那些经受不住挫折的人,注定无法走到金字塔的顶端而成为那庞大基石的.一部分。如果人人都能够吃一堑长一智,那么吃万堑就能长万智,成功就在脚下了。

8、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素质提高,对于很多事情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纳百川的境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在的踏实做事,对于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

9、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便成了一句让人有深刻体味的至理。

我们看到手足残缺的乞丐,我们看到被人痛打的小三,我们听到小偷逃跑时不慎被撞si的新闻,我们看到被丈夫抛弃拖着幼儿的女人,我们遇到碰瓷的老人,到底是要怪肇事者?还是诬陷之恨。一朝被咬,十年怕井绳。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的话现在读来仍然振聋发聩。释义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到不想要的对待。

由己及人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的思想,在现在年轻人中是最宝贵最缺乏的。多少人锋芒毕露的为一个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恶口相向,在各大企业公司中总是有那么一些倚老卖老“己所不欲偏要施于人”的人。如果这句话还不够彻底,我认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更为彻底,把自己不愿做的事让别人做不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更可恶。

1.流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5.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

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7.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9.良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1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14.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左传)

1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6.香饵之下,必有死

17.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左传)

18.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9.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21.吾日参省吾身。(曾子)

22.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2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24.行千里者半九十。

2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27.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2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0.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31.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32.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33.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3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3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36.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37.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38.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39.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4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4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4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4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4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46.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

47.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

4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4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51.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52.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53.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5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5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56.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5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5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9.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6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6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6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6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6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6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6.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6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6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9.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韩非子)

70.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7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7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7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74.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75.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

76.挂羊头卖狗肉。(晏子)

7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80.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

8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8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83.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