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礼仪教育的名言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法国诗人 儒贝尔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贵族重权利,百姓重礼仪。 阿奥斯汀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无论如何,一个人应永远保持有礼和穿着整齐。瑞典诗人、小说家 海登斯坦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礼仪对于人来说,就象酿酒用的酒曲,君子看重礼仪,小人轻视礼仪。蘖:酒曲,类似酿酒用的米。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曲礼》
礼致敬,不见好,迹不招尤,所谓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学家 陈道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美国作家 爱默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春秋孔子《论语》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清代医家 史典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颜渊》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英国哲学家 洛克
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很多人会说很得体的话,却不会说有真情实感的话。这就像是很多女人握手的时候,只把几个冰冷的手指伸过去,表面上完成了一个礼仪,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传达出热情。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 英国哲学家 洛克
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5、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7、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法·卢梭
8、知耻近乎勇。——孔丘
9、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10、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11、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12、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1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15、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16、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7、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元
1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9、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2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2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2、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24、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25、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27、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薛宣《谈书录》
28、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29、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1、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
32、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33、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34、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35、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3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37、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38、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39、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40、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法·孟德斯
4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42、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43、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44、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45、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46、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47、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48、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49、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50、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托·卡莱尔
51、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54、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法·拉罗什福科
1、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3、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7、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9、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0、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6、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8、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0、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6、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7、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