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之一战封神名言
《封神演义》的故事在大陆是家喻户晓,姜子牙作为故事中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大家所关注的。虽然,看故事的人,各有见解,但如果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神传文化——有所了解,那么姜子牙一些看似有趣的行为,就不是简单的玩笑了,当能有所体会其涵义,而不至于用今日庸俗之
为什么会有姜子牙封神封神是件大事,天大的事,是天命所至,无数因缘综合而成,绝非哪个神仙心血来潮而起。封神这件事情其实是千载难逢的。按《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交代:
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
这里,“成汤合灭,周室当兴”,怎么理解?大家从《封神演义》中看到纣王那些残暴无耻的行为,有谁还认为这样的皇帝、朝廷还应该继续存在呢?所以“合灭”,来自于纣王自身,老天爷不允许他再这样祸害人间了,纣王把老祖宗的基业都毁了。在这里,“天命”和常人社会的表现完全结合在一起了,是一体的。
所以,中国古代讲的“天人合一”,实在是有太多的奥秘在里面。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半神文化”。而“周室当兴”,是说周文王“以德配天”,周文王的仁德《封神演义》中说的很多,自然就要“王”天下了。“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有了“德”,大的可以“王天下”,差一点的,也可以(如姜子牙)“享将相之福”,如果无德,就是帝王也要亡国的。
这里还有个问题:“神仙犯戒”。原来神仙把握不好也会犯戒,打下红尘来啊。在《西游记》里也有这样的描述,比如:沙僧、猪八戒都曾是天将,犯了错误掉到人间来了。
对修道成仙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修不成正果,终究还要在人世间轮回。在《封神演义》九十九回里,姜子牙在开始封神前,开读的玉虚宫元始天尊诰敕里,是这么说的:
呜呼!仙凡路迥,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岂谄媚奸邪所觊窃。纵服气炼形于岛屿,未曾斩却三尸,终归五百年后之劫;总抱真守一于玄关,若未超脱阳神,难赴三千瑶池之约。故尔等虽闻至道,未证菩提。有心自修持,贪痴未脱;有身已入圣,嗔怒难除。须至往愆累积,劫运相寻。
姜子牙为什么要下山封神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中的神文化是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的,关于姜子牙的一些内容也是很值得考究的。姜子牙的封神是因为元始天尊的委派,赐给了姜子牙打神鞭,让姜子牙完成封神的任务。封神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元始天尊顺应天道让姜子牙下界去完成封三百六十路神仙,这是天命所至并不是心血来潮的封神。当时在商朝的纣王天天只知道寻欢作乐,还沉溺于酒池肉林,试问这样的王怎样才能够管理好天下,所以元始天尊派姜子牙去帮助周室夺得天下,周文王、周武王拜姜太公为师,学习为王之道。姜子牙有着元始天尊所说的将相之材,他下界封神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为什么姜子牙下界封神而自己却到最后没有被封神呢?元始天尊早就有了预言,就是姜子牙没有仙缘,但是他有着人间的将相富贵命。元始天尊让姜子牙可以走遍仙界的所有地方,并且在仙界的各个地方姜子牙出现各仙都要避让。还有的说法就是三百六十路神仙都已经封满了,但是姜子牙执掌着打神鞭和封神榜,所到之处就可以借神位,这比封神还要高一些,他可能没有仙缘但是他可以成神。
姜子牙是什么神?大多数人知道姜子牙是因为电视机《封神榜》,讲诉的是姜子牙带领众神帮助周文王取得江山的故事。小说、影视剧中的姜子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后奉命下山,扶周灭商,其间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消灭殷商,成就封神大业。但这毕竟文学艺术作品,那么在历史中姜子牙是什么神呢?
关于姜子牙是个什么神的问题,必须了解姜子牙的
姜子牙是个什么神?姜子牙虽然出身显赫,但到商朝末年时家道早已没落。据相关文献记载,姜子牙曾做过屠夫、小商贩,曾屠牛朝歌,卖食棘津,还有的说他是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姜子牙曾经是赘入妇家的女婿,后因不善生计不妻子逐出家门,这在小说、影视剧中也有体现。
还有一些文献中记载姜子牙是个什么神,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经在商朝中担任过低级官职,后来因不满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弃职,游说天下诸侯,但无所遇,于是便隐居在渭水河畔。一次西伯姬昌在出猎前进行占卜,卜辞上说: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果然文王在渭水北岸遇到钓鱼的姜子牙,文王大喜,言道: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呼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姜子牙尊为师。此后在姜子牙的辅佐谋划下,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
回顾到姜子牙是个什么神的问题,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姜子牙被尊为师尚父。经过几年的准备后,武王决定兴师伐纣,出征前进行占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臣恐惧不安,只有姜子牙坚决主张进军,武王于是出征。此后经过牧野之战击溃商军,纣王在鹿台自焚,武王大军进入朝歌,商朝灭亡。
武王已平定商纣后,成为天下之主,他便开始封赏有功之臣,首先他就把姜子牙封在东部营丘,建立齐国。姜子牙在东去封国的途中,有人对他说: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姜子牙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齐国。正赶上莱侯带兵来攻营丘。原来营丘毗邻莱国,而莱人是东夷族,他们趁商纣之乱而周朝刚刚安定,无力平定远方,因此和姜子牙争夺国土。
姜子牙到达齐国后,修明政事,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因此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诸侯中的大国。武王病死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由周公旦辅政,这引起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的不满 ,他们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变,连东方的淮夷也反叛。
为此周公派召康公通知姜子牙: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 齐国因此可以征讨各国,形成东方各国事实上的领袖。最终在姜子牙的支持下,周公旦彻底平定叛乱,周王朝得以安定。姜子牙是个什么神也成为大家的疑问。
史书上记载并没有记载姜子牙是个什么神。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太公之卒百有馀年,子丁公吕伋立,姜子牙究竟活了多达年岁,史书上没有准确的记载。
但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的推算,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姜子牙的的生卒年大致为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年,即113岁。当然这只是大致的年限,也有其他的说法。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有记载姜子牙是个什么神外,还记载了姜子牙是一位满腹韬略的政治、军事家,被誉为兵家之祖,他所著的《六韬》,又称为《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军事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由于姜子牙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此后姜子牙一直受历代统治者的崇尚,被誉为武圣。739年唐玄宗下诏追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宋朝时姜子牙所著的《六韬》被列入武经七书,他本人被追封为昭烈武成王。在武庙中,更是以姜子牙为首。
在元明时期,姜子牙逐渐被神化,姜子牙是个什么神也成为大家的疑问。明代万历年间,道士许仲琳创作《封神演义》,从此,姜子牙由人变成了神,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小说中姜子牙有一次不成功的婚姻,而且没有儿女,但根据文献记载姜子牙的儿女很多。除了继承王位丁公吕伋外,还有许多,他们很多都成为今天一些姓氏的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
42、无故无新,如天如地。
43、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
44、凡兴师、动众、陈兵,天必见其云气,示之以安危,故胜败可逆知也。
45、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46、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瘳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于己。此爱民之道也。
47、伏羲、神农,教而不诛。
48、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和工,随时变化,以为纪钢。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
49、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50、任贤使能,而官有材,而贤者归之矣。故赏在於成民之生,罚在於使人无罪,是以赏罚施民,而天下化矣。
51、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真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也。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52、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
53、不慎所与也?君有六守、三宝。六守者:仁、义、忠、信、勇、谋。三宝者:农、工、商。六守长则君安,三宝完则国昌。
《姜子牙》的故事很简单:姜子牙在封神大战中因为战功彪炳,本来是神仙中的佼佼者,却因为在遵从师命斩杀狐妖时看到一名陌生的无辜少女而改变策略,擅自解开狐妖封印,想要先把无辜元神救出来再斩杀狐妖。在师尊帮助下,虽然斩杀了狐妖,姜子牙却因为违抗命令而被贬下北海。师尊要求他在北海静心修炼,当他不再执着狐妖幻象时,便可重回静虚宫。
在北海苦修多年后,姜子牙遇见了幻象少女。而这位少女命运悲惨,因为长着一双狐狸耳朵,多年来一直被当作狐妖追杀。少女的心愿是去常常梦到的一个开着黑花的地方,那里有她爸爸,能证明她的身份是人不是妖。姜子牙决定带她去那里。一路上从一开始的怀疑,到将信将疑,再到谜团解开:少女是无辜的,是人类女孩苏妲己。而天上的师尊却是骗了狐妖、骗了姜子牙的伪善之流。虽然师尊有他自己的道理,姜子牙却有自己的理解。姜子牙拼了命也要改正神仙犯的错误,要帮助苏妲己摆脱狐妖,赢得她想要的正常女孩的生活。他想到的办法是把女孩送去穿越。静虚宫的师尊一看自己的阴谋被姜子牙知晓了,在姜子牙送妲己穿越的关键时刻召回姜子牙进行封神。对师尊以及静虚宫诸多同僚的所作所为感到心寒并开始发飙的姜子牙,在说完愿世间再无流离失所,愿众生再无谎言愚弄,愿天下再无不公!后动用神力毁了通往静虚宫的天梯。
最后是师尊的师父师祖主持公道,惩罚了师尊,帮助了姜子牙。而苏妲己也终于如愿重新投胎成为北海一个有阿父疼爱的正常女孩,巧的是,这个阿父貌似就是姜子牙呢。
对《姜子牙》的解读,毁誉参半吧。不少同学觉得姜子牙就是刺儿头、轴、强迫症,我也了解过创作团队对姜子牙的解读。他们把姜子牙和去年的哪吒进行对比,哪吒是天才,我行我素;姜子牙是人才,不断修炼。以及,哪吒所象征的是本我和升华后的超我,而姜子牙是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展现。这些解读都有一定道理,尤其把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用到人物解读上,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我也很欣赏这样的说法。
不过,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姜子牙。
我觉得姜子牙像极了真正的科研人才。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爱吾师更爱真理。在科研道路上,领我们进门的,一定是吾师。因为受了师父的教授、启发,才产生精进修行的志向和决心,像呵护一颗宝贵的.种子一样尽力让自己的才华在此地生根、发芽、绽放。可是,师父也会有自己的局限性,也会犯错误,即使师父是静虚宫的神仙。师父/师尊错了,而同僚们都选择站在师尊那一边,可是,子牙我分明就是看到了,我清楚我看到的不是幻象。可是,平时敬爱的师尊却说我看到的是狐妖幻象。我被严厉地处罚,我被封印神力,我被贬北海。我还失去了师尊和同僚们。被自己认可的团体所排斥,突然变成一座孤岛,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打击都是致命的。所以,一开始出现在北海的姜子牙活得像个小老头儿,可怜巴巴,几近崩溃。这种经历,对爱真理的研究生或科研人才来说,应该不足为奇吧?
很多调查报告都说高校里的大学生、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低。要知道,科研人才为了真理牺牲的,可不只是光洁的皮肤和靓丽的秀发,他们很多人把时间投入到一件件费力却不讨好的知识探索中。因为真正的科研,从来是实事求是,不讲利益的。你觉得,高校或科研机构里的导师队伍都是公正包容的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静虚宫的同僚们都戴着面罩,狐妖也戴着,而姜子牙是真面目示人的。在心理学上,面具是人格和社会化的象征。小孩子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而成年人则懂得运用扑克脸或职业性微笑。从孩子到成年人所经历的适应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与社会化相对的是个性化。如果一个人太有个性,社会化不足,就容易不被群体所接纳,要么是太傻,要么就是像姜子牙那样的太执着。再试问一下,静虚宫的同僚们真的都认可师尊吗?或许,他们只是社会化得比较充分,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于是主动选择了放弃思考,迎合自己的角色做工具人罢了。而在科研路上,这样的同僚也确实会成为压死真理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苦行僧一般的骆驼看不到被接纳的曙光。
虽然离开研究或研发很久了,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似乎根本没有真正进入过科研行列,但不知为什么,看《姜子牙》还是会引发我对过往经历的反思。或许,是因为那两段经历都太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