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学方法的名言
——达尔文
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3.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4.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6.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叶圣陶
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
8.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
9.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10.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
11.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波莉亚
自学成功的要素:第一对所学习的功课一定是要适于自己的兴趣的。第三学习要专注。第三学习要自信。——(中国教育家)杨贤江
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手来做的这种精神。——(中国作家)郭沫若
第一个教大学的人,必定是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
许多真有成就的人,他们的知识绝大部分是自己学来的,并不是坐在课堂里学来的。——(中国教育家)叶圣陶
自学很重要。自学历来就是许多著名科学家以及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成才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家)周培源
一个人一辈子自学的时间总是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没有老师的时候总是比有老师的时候多。——(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我不是说进大学元用,只是说进了大学,学习还得靠自己;毕了业还是努力自学,永不休歇。——(中国教育家)叶圣陶
我所学到的有任何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我不认为只有上大学、上名牌大学才能成才,这是多数家长痴迷的传统想法。自学是自己最好的大学,自学不但能成才而且能成大才。——(美国企业家)比尔·盖茨
学习研究,主要靠自学,应把大部精力放在课外自学,自己找书研究。这样或能尽早地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中国当代学者)李泽厚
为要得到知识,就必须不断地自修。——(前苏联政治家)加里宁
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什么时候学也不算晚。(俄国作家)克雷洛夫
决不要停止自学,也不要忘记,不管你已经学到了多少东西,已经知道了多少东西,知识和学问是没有止境的。——(中国作家)巴金
任何时候,上大学,靠老师的,都总是少数;而大多数的青年要靠在各自岗位上走自学成才的道路。——(中国科学家)钱三强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 比丰
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 约翰·塞尔登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 富兰克林
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 小普林尼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 日本
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 达尔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1、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苏步青
2、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4、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7、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10、与其夸大胡说,不如宣布那个聪明的、智巧的、谦逊的警句:“我不知道”。——伽利略
1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1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培根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4、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17、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18、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20、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2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孔子
22、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马戈
23、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
25、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26、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注意有扎实的基础,要注意复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2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8、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29、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
30、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3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2、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富兰克林
33、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童第周
34、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谚语
3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3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39、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42、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
43、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里特
44、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45、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海森堡
46、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4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4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
49、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
50、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51、经验是最好的教师。——谚语
52、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戴布劳格利
5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5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55、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
56、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
5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
59、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罗曼·罗兰
60、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