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左传名言
我们要爱祖国,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家,我们的祖国就像是一个大花园,而我们就是花园中的花朵,所以我们要爱祖国。我们要爱劳动,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学校里,要按时值日,打扫卫生,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美丽;在家里,要多帮妈妈干家务活,分担一些家务;我们要爱学习,因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国家;我们要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了水,任何生物都生活不下去,而且,现在我国的一些地区还存在缺水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我们要节约用电,在学校里,风扇、电灯要及时关闭,在家里,当电器不用的时候,要及时把电源拔掉;我们要节约粮食,朱柏庐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6、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10、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1、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2、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3、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7、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19、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20、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1、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26、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7、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2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29、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30、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2、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3、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4、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5、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6、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7、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8、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39、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40、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1、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42、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5、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
快乐的读书经历400字作文书籍是人生忠实的伴侣,书籍是生命的旅程的写真。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阅读,使我感到不一样的韵味。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在少儿图书馆给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每周我们都会借几本童话故事书回家看。每天晚上,在柔和的灯光下,妈妈开始给我讲书上有趣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不知不觉的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静寂的夜空中,我仿佛成了一颗长着翅膀的小星星,在宇宙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忽然,我梦见自己变成了故事中的小飞侠、善良的斑点狗、神奇的哆啦A梦……
我上小学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会了自己看书,每天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书的百花园里采集花粉,在这里,我不但认识了许多字,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通过读书,我知道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丑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册书,名叫《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其中《神龙氏勇尝百草》的小故事使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会取得新发现。
读书使我快乐,读书让人明理,今后我还要读更多,更好的书,因为我读书,我快乐。
名人爱读书的故事苏步青刻苦学习的故事
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著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苏步青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热忱地鼓励他。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真下了决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著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名人名言 读书篇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1.
2.
3.
4.
5.
6.
7.
8.
9.
10.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施比受更有福。
助人为快乐之本。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助人为快乐之本。
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
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现代化建设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
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