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孔子
No.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No.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No.3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No.4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No.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No.6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No.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No.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No.10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No.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No.13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No.1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No.15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No.1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No.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No.18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No.19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No.20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No.2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No.2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No.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No.24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No.2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No.2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No.27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No.28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No.2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No.30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No.3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No.32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No.33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No.34 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No.3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No.3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No.37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No.38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No.3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No.4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No.41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No.4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No.43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No.44 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No.4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No.46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No.47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No.48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No.4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No.50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No.5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No.52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No.5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No.54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No.55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o.5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o.57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No.58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No.59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No.60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No.61 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No.62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No.63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No.64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No.65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No.6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No.67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No.68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No.6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No.7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No.71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No.72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No.73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No.7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No.75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No.76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No.77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No.78 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No.79 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No.80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No.81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No.82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No.83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No.84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No.85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No.86 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No.8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No.88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No.89 恭 宽 信 敏 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No.9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No.9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No.92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No.93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No.94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No.95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No.96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No.9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No.98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No.99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到用时方恨少。书籍是成功的阶梯,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7、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10、书患不能观耳,观则万卷非多,只字非寡 ——明 吴应萁
11、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高尔基
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3、凡读书需识货,方不错用功夫 ——清 陆世仪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21、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2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8、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
29、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30、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 ——清 颜元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2、书要读懂,先要不懂 ——现代 闻一多
33、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
3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7、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3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爱读书的名人名言11、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
4、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5、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9、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10、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
11、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
12、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
爱读书的名人名言21、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4、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7、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罗斯金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刘向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1、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4、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5、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彭瑞淑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7、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18、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0、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3、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培根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5、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26、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读,无以得义理之益。——(清)胡达源
27、能读千赋,自能为之。——杨雄
28、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29、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30、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31、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32、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33、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
34、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3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36、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37、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38、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39、饭可以一不吃,觉可以一不睡,书不可以一不读。——毛泽东
40、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43、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普希金
44、读书越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高尔基
45、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卡耐基
4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4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4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培根
49、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50、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