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文章内容页

现代绘画之父的名言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3-01 18:57:33 分类:励志名言 阅读:

1、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习了不少古诗,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到这些图片,想一想这是学过的哪首古诗?图中对应的诗句是哪一句?相机引导背诵《题西林壁》《登鹳雀楼》《游园不值》中的经典名句。

出示《示儿》这是我们刚学过的古诗,谁来背?

这首古诗是谁写的?板书:(宋代)陆游

谁来给大家介绍这位诗人呢?

小结:从《示儿》一诗中,我们知道了他是宋代一位伟大国诗人,一生留下许多表现他忧国忧民的诗篇,这样的一位诗人,在生活中,他又是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呢?

2、出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课题、齐读)。

二、对比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1、出示题目:示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对比一下,这两首诗从题目上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师讲解:子聿,陆游的幼子。)

交流:相同点:都有“示”字,都是告诉的意思。

不同点: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示”不仅有“告诉”的意思,更含有“指示、训示、教育”的意思。

2、从题目上你还知道了什么?(交流)时间:冬天的一个夜晚;诗人在读书时生发了感想……

3、小结: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肯读诗书。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奔腾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本诗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4、再读课题。

过渡:陆游教育小儿子子聿了些什么呢?

三、自读古诗,正确流利。

1、自读古诗:(1)读通顺、流利;(2)读出节奏、停顿。

2、检测朗读。个别——集体

过渡:初读古诗,同学们做到了正确、流利,并且读出了诗的节奏和停顿。要想读出古诗的韵味,古诗的意境,还要深入理解古诗的意思。

四、深入理解,交流感悟

(一)相互交流。课前,同学们一定对这首古诗进行了预习。对文中重点字词进行了批注。现在请同座之间相互交流对这首诗中一些字词的理解。

(二)集中交流: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你理解了哪些字词?

①“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遗”: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师: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2)在古时候,许多人学习时做到了不遗余力。出示图片,谁来为大家介绍介绍?(指生讲一两个小故事)

(3)小结:古人学习的确是十分刻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如:悬梁刺股、囊萤映、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这些故事都让我们感觉到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在学习上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 (板书:孜孜不倦)

2、少壮工夫老始成。

(1)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学习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不错,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板书:持之以恒)

(3)你知道哪些人都是青少年时代花费了工夫,到后来取得了成就呢?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

出示: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

谈迁历经艰辛二十几年才编成《国榷》。

迁用十三年时间完成《史记》。

齐白石是在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每天“不教一日闲过”,即使晚年,也每天坚持作画。

(4)看到“工夫”这个词,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谁能帮助大家区分一下?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工夫 功夫

A.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B.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C.明天有( )再来吧!

D.中国( ),名扬外。

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学无止境”。

(5)小结:诗人在诗中的一二两句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6)齐读前两句,边读边想诗句意思。

过渡:除此而外,做学问还要注意什么呢?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重点字词意思:【课件随机出示】

①“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②“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③“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2)诗句意思【课件出示】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提示:“觉”“绝”音同义不同,写的时候要注意。

(4)联系实际:

A、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 (读“纸上谈兵”的故事)

B、 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赵括为什么会兵败而死?(相机板书: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C、 教师启发: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后两句中陆游告诉小儿子子聿一个什么道理呢?

交流小结:没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但光有书本知识也是不够的,还要亲身实践才行。将获取的知识通过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5、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俗语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拓展提升、感悟诗境:

1、引导看图:陆游为什么要这样教育儿子?同学们猜一猜,可能会是什么原因?他会以一种怎样的语气教育子聿?

2、指导朗读: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饱含着深邃的教育思想,凝聚着诗人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给予我们深刻启示。由此可见,陆游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还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3、点拨:这首古诗与课前背诵的几首诗都是寓理诗,诗的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告诉了人们一些道理,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运用。

4、说话练习: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一起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看看子聿是否听明白父亲的教诲了。(对话练习)

5、补充阅读《五更读书示子》:说说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课后作业

1、默写这首古诗。

2、读一读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其它几首,选择其中一首进行研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特岗教师政策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下是美术特岗教师试题答案欢迎阅读。

1.王老师对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很关心,尤其是对学习成绩的学生尤为关爱,这表明王老师具有()

A.热情性格

B.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C.刻苦钻研的精神

D.终身学习的理念

答案:B

2.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在履行的义务有()

A.从事学术交流的义务

B.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义务

C.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

D.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的义务

答案:D

3.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的。

A.夸美纽斯

B.维果斯基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B

4.角的概念的掌握,对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这属于()

A.平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自上而下的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C

5.()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A.诊断性

B.形成性

C.总结

D.相对性

答案:A

6.中国画从表现内容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表现方法上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

【答案】人物、山水、花鸟  工笔和写意

7.“颜筋柳骨”是指唐代________、________两位书法家;中国书法艺术创作常用幅式有条幅、横幅________、________手卷等。

【答案】颜真卿 柳公权 斗法 扇面

8、美术作品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答案】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9、中国旅游业的标志,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派之父”,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莫奈一生共遗留了500余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作品以色彩和光线的精巧运用著称。

罗曼·罗兰说:“他的艺术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光荣。”莫奈的画被视为法国国宝,而他自己却认为,故居和花园才是他最美的'作品。

“莫奈有一只眼,但天哪!那是多么厉害眼睛!”这句“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博世名言,令人倍感好奇,莫奈的眼睛,到底是什么样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