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文章内容页

名人名言和文言文是诗词吗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3-01 19:52:09 分类:励志名言 阅读:

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 微子》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公冶长》

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 军争》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权修》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公孙丑》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

1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小雅》

12、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子罕》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乾 象》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1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 鄘风》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篇》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雍也》

22、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23、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下》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7、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离骚》

2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 上川南道彭山县》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0、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 系辞上》

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33、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8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

8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87、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

88、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身之养重于义》

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蜀书 先住传》

9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告子下》

9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92、忠言逆耳利于行,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9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元景安列传》

9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 性恶》

9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雍也》

9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9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 荣辱

9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修身

10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告子上》

10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10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3、操第一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76、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

177、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7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7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8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18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8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84、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18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87、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18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8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9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9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9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9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94、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19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9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举头望明月,低头故乡

20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0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0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0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7、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0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09、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1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1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14、将欲取之,必先之。

215、多行不义必自毙。

216、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1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22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2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3、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恨难裁。

22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NO.1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NO.2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NO.3 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曾国藩》

NO.4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NO.5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NO.6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罗贯中》

NO.7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NO.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NO.9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NO.10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

NO.11 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经》

NO.12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NO.13 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增广贤文》

NO.14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

NO.15 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增广贤文》

NO.16 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NO.17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增广贤文》

NO.18 不夸妍洁,谁能丑污?——《洪应明》

NO.19 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炅则气泄,寒则气收。——《李时珍》

NO.20 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曾国藩》

NO.21 君子安平,达人知命。——《增广贤文》

NO.22 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NO.23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NO.24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NO.25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NO.26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NO.27 欲仙去越人王冕,当天大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澄澈,便欲仙去!”——《张岱》

NO.28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NO.29 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罗贯中》

NO.30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NO.31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增广贤文》

NO.32 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吴承恩》

NO.3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道德经》

NO.34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NO.35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NO.36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NO.37 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施耐庵》

NO.38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NO.39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NO.40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NO.41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NO.42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

NO.43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NO.44 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NO.45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NO.46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NO.47 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曹雪芹》

NO.48 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NO.49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NO.50 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贱比贵。——《冯梦龙》

NO.5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

NO.52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兵法》

NO.53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

NO.54 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王实甫》

NO.5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NO.56 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苏轼》

NO.57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汤显祖》

NO.58 节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增广贤文》

NO.59 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冯梦龙》

NO.60 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洪应明》

NO.61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NO.62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

NO.63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NO.64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NO.65 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增广贤文》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以下是文言文名人名句,欢迎阅读

NO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NO2、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NO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NO4、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NO5、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NO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NO7、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NO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NO9、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NO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NO1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NO12、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NO13、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NO14、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NO1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NO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NO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NO1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NO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NO2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NO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NO22、轻诺必寡信。——《老子》

NO2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NO2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NO2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NO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NO27、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NO28、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NO2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NO3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NO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NO3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NO33、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NO34、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NO3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NO36、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NO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NO38、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NO39、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NO4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NO4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NO4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NO4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NO4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NO45、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NO4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NO4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NO4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NO4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NO50、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NO5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NO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NO5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NO5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NO5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NO5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NO5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NO5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NO5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NO60、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NO61、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NO6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NO63、临渊羡,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NO64、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NO6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NO66、兄弟敦和睦,朋友诚信。——陈子昂《

NO67、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NO6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NO69、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NO7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