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文章内容页

天道酬勤来自谁的名言

来源:励志帝 日期:2023-03-01 22:49:32 分类:励志名言 阅读:

1、天才来自勤奋

2、勤奋是好运之母。

3、学问勤中得。

4、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无涯作舟。

6、天道酬勤。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绳锯木断,滴石穿。

9、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10、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11、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12、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人。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7、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18、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1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21、越努力,越幸运

22、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2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4、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25、惰能致贫。

26、懒散能磨去才智的锋芒

27、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28、懒惰出乞丐

29、懒人工作,越懒越费力。

30、懒汉的头脑是魔鬼的工厂。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3、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34、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3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6、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3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38、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9、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40、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4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4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4、要得会,天天;要得精,用命拼。

45、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46、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47、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48、大海中深邃难测,但精卫敢填海;陆地上群山起伏,但愚公可移山;天空里云谲波诡,但女娲能补天。

49、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50、比赛必有一胜,苦学必有一成。

51、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52、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人才能所向披靡。

53、学会三天,学好三年。

54、牛不训不会耕,马不练不能骑。

5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56、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57、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58、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59、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60、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6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2、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63、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64、笨鸟先飞早入林,功夫不负苦心人。

65、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66、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67、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8、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69、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7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71、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奇,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己之努力。

72、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73、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74、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7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76、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77、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

7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79、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8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8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2、百倍其功,终必有成。——康有为

83、勤能补拙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8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85、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徐特立

86、智慧是勤劳的结晶,成就是劳动的化身。——卡莱尔

87、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88、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迪生

89、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90、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91、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92、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海涅

【素材清单】

《劝学》是荀况的代表作之一。《劝学》是《荀子》的首篇,是荀子五十岁游齐,为稷下学宫祭酒时,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写下的鼓励学习的箴言。

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写作素材】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

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

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曾属峄县)东南两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世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

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

3、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思想由孔子、孟子而至荀子,经历了丰富发展。按照正常的推论,荀子的学生也理应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和发扬者,然而身为荀子学生的韩非、李斯却是法家思想的提出者和集大成者。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家不同的学派,谁胜于谁现在也很难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为老师的荀子,决不是让学生唯我独尊;作为学生的韩非、李斯,也不是唯我老师为正宗。在他们的教与学中,应有鼓励质疑、提倡创新的意识。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西方一位哲学大师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4、荀子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齐国去讲学。他当过多年祭酒荀,又四处奔波,几乎跑遍了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一天遇见一位儒生,口中念道:“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大叫一声:“差矣!应当是人之初,性本恶。”二人争辩起来。儒生说:“人生下来,本来是善良的,有的人后来受了社会上污泥浊水的影响,才变坏了的。”荀子说:“不对,人生下来,本性为恶。后来受到了各种教育,才变为善。你看各地不都在办学吗,学得好的变好,学不好的变坏。师法之化,礼仪之道不可无也,不抓紧教育不行啊!”

“人之初,性本恶。”我们都有私心,只是,我们受过的教育告诉我们要理智谦让。于是我们会把东西“礼貌”地让给别人。实际上不知道内心是否在歇斯底里地叫嚣着。如果说人们一开始便是善良的,那么具备好的性格的人就不会格外受欢迎,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正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恶,才会使得那些经历种种困难自我蜕变后的具有优秀品质的善良的人,显得弥足珍贵

5、有一天,荀子见一伙人戴着柳树叶编的帽子,跪在太阳地里,向老天爷求雨。他很不以为然,说:“过些天如真能下了雨,不求雨的人不也得了雨吗?下雨与祈雨无关。如真不下雨,那还是想法子引河开渠,才能有水。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他的结论就是说:“放下人为的努力而指望天赐,那就违反了万物之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说得中肯,说得深刻。那种只会说“我不行”而不努力实干的人,怎么会取得成功?如果胸中怀着一个不倒的信念——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努力,再努力,艰辛的劳动总有一天会结出硕果,我们都可以浇开成功之花。

6、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也就是说“人定胜天”。他强调了人的能动作用,对我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荀子的“人定胜天”,不是叫我们与自然抗衡,而是叫我们认识自然,摸清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制天命而用之”。而现实是,我们往往把违背自然,践踏自然,杀鸡取卵式的掠夺自然当作了“人定胜天”,这不活活地屈杀荀老先生?记住,人定胜天,首先要尊重天。

7、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说,提出性恶论。荀子首先肯定“人之性善,其善者,伪也。"(伪,即人为的意思。)然后从人的种种欲望证明"人之性恶"。荀子认为孟子没有分清性与伪,所以才会有性善说。在这里,荀子是从人的欲望,人的本能去讨论人性的。因为欲望会引起争端,蕴涵着恶的因子,所以荀子说人性本恶。但是荀子也是肯定"途之人可以为禹"的,认为人只要肯习掌握仁义法度的方法,肯仔细观察思考,肯日久积累善行,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8、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过程。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再如“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积累、学习要专心的名句。对此文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恩格斯说,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作为自然人,人像动物一样具有觅食、防卫、繁衍三大本能。作为社会人,人对三大本能就要具有一定的道德的本能力。荀子的性恶论,应该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说起,其目的在于警示人们学习掌握仁义,提高道德修养,改变自身,使自己成为“圣心皆备”之人,性善也罢,性恶也罢,两种观点殊途同归,做人要做有修养之人,做人要做有道德之人,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素材激活】

荀子的学习观

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才则不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蓄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更要用心专一,锲而不舍。

你学会学习了吗

对于是否“会学习”这个问题,许多人可能报之一笑,也可能嗤之以鼻。他们可能会说,“学习”还不简单吗?就是读书做题。其实,真正的会学习并不是这样。《劝学》一文告诫我们说: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有人能把荀子的《劝学》一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又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了吗?做到“锲而不舍”了吗?做到“用心一”了吗?如果做到这些,你才是真正地学会学习了。

写作运用

【适用话题】可用于“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有恒心”“要专一”“要学以致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治学精神”“质疑与创新”“积累”“专心”“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求知”“知识”“主观与客观”“规律”“捷径”“省察与反思” “学无止境”“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永不放弃”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

有如下运用角度:

角度一: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角度二: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角度三: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运用范例】

1、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对终身教育思想就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劝学》开篇就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该不间断地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求得自身发展。荀子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荀子的论断,可以说是世界上对终身教育理论的最深刻最独到的见解,反映了现代各国大力提倡的终身教育的实质。这说明荀子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可以从荀子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的基础。

2、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善假于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学习,使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确如此,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就是因为“善假于物”,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利用他人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成就自己的事业

3、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舍之,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总结了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基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话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4、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踮起脚尖》)

5、兀立是山峰,本没有灵气,却借助脚下的绿水,构建出人间胜景;火红的花朵,本没有生机,却借助身旁的绿叶,表现自己的高贵;普通的佛寺,本没有神秘,却借助山林的隐秘,渲染自己的超尘脱俗。一个人,本没有什么特别,借助外物的力量,却能铸造辉煌人生。

荀子也曾说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化作己有,去巧妙运用,一定人事半功倍。

6、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庄子也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是无的,成功的光环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善于借助外物。

有一个童话叫《鹰背上的小鸟》,说的是鸟类举行飞行比赛,看谁飞得最高。鹰认为自己能飞得最高,便努力向高空飞去,当它再也没有力量飞得更高时,它背上的一只小鸟一下子飞起来,飞得又高又远。鹰感叹道:“再强大的个人也不如软弱的个人加坚实的后基。”小鸟的力量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能比矫健的鹰飞得更高,因为它学会了借助外力来增强自己。

聪明的小鸟成功了,它的成功是因为它会借助外物。人虽是万物之灵长,但毕竟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善于合理利用外界条件,学会借助外力,才能取得成功。

居里夫人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镭是全人类的,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实现的。”假如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没有外界提供的种种客观条件,居里夫人成功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美国科学家克里克和德国科学家贝恩,他们的成功正是在总结前人几百年的研究成果和不断从对方那里获得新发现,弥补自己的不足来实现的。

从人类社会到微妙的自然社会,无不存在着成功需要“借”的道理。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是通过“借”来获得繁荣,人体内无数细菌通过“借”来获得生命……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风景。白云借助蓝天,实现了自己追风的梦想;蓝天借助白云,成就了自己的广阔。小溪借助海洋,完成了自己成就浪花的理想;海洋借助小溪,成就了自己的浩瀚无边……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借”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成功更加灿烂!(《成功需要“借”》)

7、哲人问香 果假理不假 诲人之意常在

学生闻香 果香道不香 坚守之心难持

余平生好读经史,今之经典,古之人事也。今有一惑,思之不解,灯下小憩,夜得一梦,见圣贤会于蓬莱,余过之,欣然坐于磐石之上,百论于诸子。

余曰:师古之理,从今之事,余之学道也。当世异时,阎浮众生,或当矫性徇时,或当取世资考,或当汩性于利,或当拂情自饰,虽则学者千万,智者麟角矣。从众者盈天下,坚毅者希矣。余讵料学益多而志益乱,事益多而心益散邪!是以问诸智者,以明此理也。

儒生起而对曰:昔乐毅下齐七十余城而因隙归赵,所得之地尽失。吴起效儒三载,轻守孝而废道,礼失而终裂,得得失较然,君子可无鉴乎?是以善作不善成,譬犹拾琐沙而捐隋和。善始不善终,犹若向炯烛而背白日也。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智哉!夫冰霜肃杀,不能凋菽麦之茂,炽暑郁阴,不能消冻山之。众谤汹汹,不能迁丈夫之志。荀子有言曰:“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 ,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是以孔子当阨于陈蔡,不改其心,孟子不用于齐宋,不舍其义。彼仁人之所以达名成功于天下者,皆以其不惑于物,不迁于人也。

释者起而对曰:志坚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积善不以穷否而怨,必至乎禅境矣。是故释迦有知舍之苦行,而定于纷乱。六祖有獦獠之谓,而终身向禅,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至如智者立于世,任其风动,任其帆动,心自岿然不动也。然非不动也,外动而内定也。僧肇尝曰“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诚然!言随于人,道独于己,事随于人,理独于己。胸藏丘壑,兴寄烟霞。岂遽得而累乎?

道生起而对曰:贤愚人之本性,利害人之常情,天下皆知其理而不行之者,利害使之然也。抱朴子曰“时势不可力求,遭遇不可智违”。诱于利,迫于害,则非圣贤莫能持其恒心而不乱。失其乐,得其苦,则非明哲不能忍其境。然北辰以不改为众星之尊,五岳以不迁为群望之宗,蟋蟀屡移而不贵,小人善变而无成。孔明之抱膝,愚者笑之。陈胜之投耒,耕者嗤之。待其乘冲飚而燎巨野,奋六翼以凌朝霞,人皆谓其圣而莫知其所以圣。呜呼,人生在世,纷纭境,浓艳场,出尘即落俗,惟志坚者能定其心而成其事,而终不没于泛泛之辈,滔滔之流也。 诸子谈已,余拜而谢之,豁然而醒,患理之不存,故染翰操觚,诛之于此,以明志坚之道焉。(《梦中对》)

8、只要你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稍有用心,稍有细心的话,你会发现每时每刻你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收获的,积少成多、积土成焉,日久无常,你就会发现,你已成为一位知识的富有者,尽管每个人的先天资质有所差异,但着差异是微乎的,只要聪明能干,多去凭借和利用客观事物,你也会成为君子的。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成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所以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这样才能到千里之外,就象前面所说的留心生活中的每一点滴,日久天长的坚持下去就会成为富有者,但是具备了“财富”还应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戒骄戒躁,你才会成为真真正正的“富有者”,只有这些都做到了你才是真正地会学习,懂学习的人。

勤奋意思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有关勤奋的读书名言,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天道酬勤。

6、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7、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8、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1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14、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5、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6、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17、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8、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1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2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2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2、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23、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24、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25、懒惰出乞丐。

2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7、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28、惰能致贫。

29、懒散能磨去才智的锋芒。

30、懒汉的头脑是魔鬼的工厂。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2、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3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4、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35、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6、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3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38、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39、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0、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41、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42、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4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7、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48、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49、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

50、比赛必有一胜,苦学必有一成。

5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52、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53、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54、学会三天,学好三年。

55、牛不训不会耕,马不练不能骑。

56、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57、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58、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5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6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62、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63、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6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5、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用命拼。

66、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67、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68、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仍嫌少。

69、笨鸟先飞早入林,功夫不负苦心人。

70、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71、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72、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73、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74、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75、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奇,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己之努力。

76、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77、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78、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79、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80、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81、百倍其功,终必有成。——康有为

82、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83、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84、大海中深邃难测,但精卫敢填海;陆地上群山起伏,但愚公可移山;天空里云谲波诡,但女娲能补天。

85、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海涅

86、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87、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88、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8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90、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91、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92,学问勤中得。

93、勤奋是好运之母。

94、越努力,越幸运。

95、韦编三绝,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圆木警枕。

9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徐特立

97、天才来自勤奋。

98、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99、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100、智慧是勤劳的结晶,成就是劳动的化身。——卡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