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有关孔子的名言
1、 其使民也义。
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 放于利而行,多怨。
8、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1、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2、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4、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5、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1、 贤哉,回也。
2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4、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6、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7、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8、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9、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0、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1、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3、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4、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5、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36、 其使民也义。
3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8、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0、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1、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2、 放于利而行,多怨。
43、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6、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4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48、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49、未知生,焉知死?
50、朝闻道,夕死可矣。
5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2、盖有不知而作之者,z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53、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5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6、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7、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58、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5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6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2、不学礼,无以立。
3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4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5、过,则匆惮改。
46、不迁怒,不二过。
4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 其使民也义。
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 放于利而行,多怨。
8、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1、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2、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4、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5、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1、 贤哉,回也。
2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4、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6、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7、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8、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9、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0、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1、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3、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4、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5、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36、 其使民也义。
3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8、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0、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1、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2、 放于利而行,多怨。
43、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6、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