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唯美古风句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黄巢《不第后赋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李峤《风》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白朴《天净沙·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槛菊愁烟兰泣露。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张籍《秋思》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郑思肖《画菊》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与谁同度可怜春。 —— 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 张元干《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 李贺《塞下曲》
2、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4、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5、恍恍惚惚,迷迷荡荡。我想起奉天的沈水,雨润的时节,微冷的初秋。
6、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7、冷秋,冷晨,冷霜,冷落叶;暖情,暖意,暖人,暖岁月。
8、露恨晨曦花怨秋,醉后,只落一地愁。
10、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11、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12、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1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4、一片枫红,一叶木落,飘摇着萧瑟;一滴秋露,一缕秋风,遮掩了心事,安排了一眼的寂寞。
15、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
1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7、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18、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0、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21、纵算水尽山穷,叶落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可以风姿万种。
22、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1、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2、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孙光宪《更漏子·对秋深》
3、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孟郊《秋怀十五首》
4、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5、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7、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韩翃《同题仙游观》
8、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少年行四首·其三》
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10、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11、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13、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14、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15、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6、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17、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1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9、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李贺《开愁歌》
20、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
2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2、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23、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24、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25、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26、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27、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28、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29、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古意/独不见》
30、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31、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32、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33、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34、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李白《秋思》
35、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6、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37、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
38、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40、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陆游《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41、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42、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43、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44、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
45、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46、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47、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48、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9、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50、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51、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52、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53、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54、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55、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56、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57、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58、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59、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0、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62、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63、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64、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65、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李白《古风·其五十九》
66、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杜甫《柏学士茅屋》
67、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骆宾王《送别》
68、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69、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70、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李珣《渔歌子·荻花秋》